1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個研究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研究院在龍崗區大運軟件小鎮宣告成立,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深圳市市長許勤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以及1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出席見證。儀式結束后,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主辦的“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前沿問題與挑戰”工程院院士論壇在港中大(深圳)校園召開,國內13位頂尖的院士及眾多產業界、學術界嘉賓與會。
廣東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以國際裝備制造先進水平為標桿,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
產業體系的更新、產業布局的變革、產業目標的變化,這些都在2016年的地方兩會中頻繁體現。今天的地方兩會專題,我們探討中國產業版圖的變化:了解地方如何尋求制造業的升級,傳統的服務業如何以嶄新的姿態回歸。
2016年1月25日,全球醫療行業巨頭強生(Johnson&Johnson)公司宣布,它將與3D打印公司Carbon3D合作,共同開發可定制的3D打印手術器械。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計劃,未來五年東莞市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億元的普惠性“機器換人”專項資金,力爭五年內完成“機器換人”項目2000個左右,帶動超過50%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
近日,銀川“小巨人”——巨能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生產的智能機床產品再次批量出口歐洲。自去年5月7款新機型成功下線后,該公司來自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訂單幾乎沒有斷過。作為國內高端智能機床制造企業,今年銀川“小巨人”將有總價2.4億元的自主研發智能機床產品批量出口歐洲,這無疑將提升“銀川制造”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深圳原特區內產業空間的日益狹窄,擁有較多產業空間的龍崗將會是深圳先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的主戰場,依托深圳智能制造研究院(龍崗)等。
1月25日,在公布重組方案4個月左右,新時達公告稱,該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事宜獲得證監會并購重組委無條件通過。
共建京津冀機器人技術培訓基地,并聚焦服務機器人、農業機器人和智能公交路線示范系統等重點方向,加速智能機器人技術商業化,打造全球機器人技術孵化和產業促進中心。
不過,“智能機器人很難說比人聰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長譚鐵牛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說,現有人工智能系統,可以說有智能沒智慧,有智商沒情商,會計算不會算計。
“十三五”上海啟動實施“智能制造招商計劃”,不僅為廣大外資企業提供了新的投資天地,也標志著上海堅定發展制造業并通過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決心。
不但自動化、智能化,還要信息化、網絡化、物聯化。從一開始,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就是順德以工業機器人領航發展裝備制造業的目標。
本次投資對圖靈機器人的估值高達10億元,但該公司只是一家凈資產五千萬、連續兩年虧損的企業。1月20日晚間,奧飛動漫在一份補充公告中解釋了對圖靈機器人高估值的原因。
未來,格力電器將緊密圍繞機器人和精密機床兩大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爭取在若干關鍵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完成格力自身制造系統轉型升級的同時,為“中國制造2025”提供一批高端裝備。
大概有很多人都在仰頭看著天上飛來飛去的無人機,想著自己也有一個就好了。無人機或許還有些困難,但智能機器人系統卻是觸手可及的。從倉庫到生產設施,從幫助制造到國際商品運送,智能機器人的功能不容小覷。
人靠衣服馬靠鞍,外表包裝對于各行各業都非常重要,隨著工業4.0概念的到來,食品包裝也逐漸走向高端化,智能包裝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中,要說智能包裝智能在哪,最關乎的就是食品安全問題,智能包裝能檢測食品的質量,或者是鑒別真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實現產品可追溯功能。任何一個新興產業在最開始都是不成熟的,會面臨一些障礙。
在半年的時間里,該機電產業園建設快馬加鞭,“行業巨人”的形象已顯露雛形,這也成為吳興工業經濟在適應新常態環境下砥礪前行的一個精彩縮影。
預計中國物流技術與裝備行業發展速度繼續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物流裝備市場也逐步成為世界第一的大市場,行業的發展戰略機遇期還有8年-10年。
美林證券去年11月推出一份長達300頁的預測報告,未來五年之內全球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市場的價值就會從280億美元猛增至1500億美元以上。 據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道,自動提款機改變了銀行服務的方式,而便攜式計算機可以被使用者隨意帶到辦公室和家里使用。在未來十年之內,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還將會對一系列行業的發展產生影響。
2015年被視為機器人產業“最關鍵的一年”。人口紅利的衰減、大眾對制造水平要求的提高和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需求,都為機器人產業的快速擴張提供了最佳機遇。對于洛陽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來說,能否抓住黃金發展期盡快做大做強,成為這一年最為重要的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