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器人在內的十大重點領域上升為國家戰略,機器人瞬間成為“高大上”的代名詞。 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本體業務規模總體呈現增長態勢,其中上半年80%以上廠商本體業務出現同比增長,僅
中國機器人密度明顯低于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國機器人市場的需求與供給存在龐大的缺口,未來市場空間巨大,這將為我國集中資源,發展國產機器人產業提供強勁動力。
近年來,三一集團緊跟《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積極推進兩化融合體系工作,形成了智能化制造、裝備智能化、智能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模式下的集成示范應用。集合優勢智力資源,打造智能工廠建設。
現在,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活用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的新型制造方式愈發受到關注。利用互聯網等通信網絡,使工廠內外的物品和服務實現先進的聯動。現在全球都在推進這樣的嘗試,目標是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和全新商務模式。
現在,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活用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的新型制造方式愈發受到關注。利用互聯網等通信網絡,使工廠內外的物品和服務實現先進的聯動。現在全球都在推進這樣的嘗試,目標是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和全新商務模式。
近期,中國彩電行業龍頭企業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與自動化行業領頭羊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生產線自動化改造、自動倉儲物流、機器人自動化應用方面展開合作,逐步打造行業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工廠。創維彩電事業本部副總裁、制造總部總經理王德輝,新松機器人公司市場總監張進等出席協議簽訂儀式。
近期,中國彩電行業龍頭企業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與自動化行業領頭羊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生產線自動化改造、自動倉儲物流、機器人自動化應用方面展開合作,逐步打造行業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工廠。創維彩電事業本部副總裁、制造總部總經理王德輝,新松機器人公司市場總監張進等出席協議簽訂儀式。
近日,記者從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獲悉,日前電科院首次嘗試采用“仿人”機器人技術,對電能計量器具進行內部脫落元件、焊點等異物的檢驗檢測,填補了國內電能計量器具自動異物檢測技術的空白。
近日,記者從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獲悉,日前電科院首次嘗試采用“仿人”機器人技術,對電能計量器具進行內部脫落元件、焊點等異物的檢驗檢測,填補了國內電能計量器具自動異物檢測技術的空白。
盤點2015,“智能制造”格外搶眼。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核心都聚焦在“智能制造”。現在看來,經濟的發展,核心的能力仍然在制造上。科技的進步使得制造的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這種改變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制造方式上,智能成為了制造方式創新最大的主戰場。工業機器人、3D打印、智能終端、智能成套裝備成為這種智能化的重要特征。
盤點2015,“智能制造”格外搶眼。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核心都聚焦在“智能制造”。現在看來,經濟的發展,核心的能力仍然在制造上。科技的進步使得制造的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這種改變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制造方式上,智能成為了制造方式創新最大的主戰場。工業機器人、3D打印、智能終端、智能成套裝備成為這種智能化的重要特征。
現在,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活用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的新型制造方式愈發受到關注。利用互聯網等通信網絡,使工廠內外的物品和服務實現先進的聯動。現在全球都在推進這樣的嘗試,目標是
現在,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活用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的新型制造方式愈發受到關注。利用互聯網等通信網絡,使工廠內外的物品和服務實現先進的聯動。現在全球都在推進這樣的嘗試,目標是
由于我國在伺服系統相關技術發展較晚難以與國外品牌競爭,直到2000年,中國加入WTO,中國企業在吸取國外先進技術經驗的前提下,開始自主研發伺服系統。至此,中國的伺服系統的市場份額有所提高。
由于我國在伺服系統相關技術發展較晚難以與國外品牌競爭,直到2000年,中國加入WTO,中國企業在吸取國外先進技術經驗的前提下,開始自主研發伺服系統。至此,中國的伺服系統的市場份額有所提高。
今年“雙十一”期間,一款掃地機器人成為網上銷售的“黑馬”,進入網上家電銷售的前10名,這或許意味著服務機器人將成為新的熱點。 11月23日,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