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戰略結構調整已經開啟,跨區輸電將逐漸轉變為未來解決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的主要方案,輸電增長規模因此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高壓輸電技術相比現有超高壓技術輸電能力強、土地占用少,是滿足未來大規模跨網輸電的最佳選擇。
據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國際微創胸心外科學會常委高長青教授介紹,與傳統的正中開胸、體外循環下實施心臟手術不同,全機器人心臟直視手術具有不破壞胸腔骨性結構、切口小、創傷輕、恢復快等特點。
2011年,我國工控市場規模是1952億元,2012年中國自動化市場整體下滑5.8%,過半以上廠商出現負增長,國內廠商增長情況好于外資廠商,過程自動化產品(PA)好于工廠自動化產品(FA),項目型市場好于OEM市場。
目前,國內線纜行業平均利潤率僅徘徊在3%~4%左右。在國內電線電纜行業,當前大多數企業都遇到了產能過剩、生產成本上升、融資難、持續發展等一系列生存發展問題。
機器視覺是一個相當新且發展十分迅速的研究領域。據《中國機器視覺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在國外,機器視覺的應用普及主要體現在半導體及電子行業,其中大概40%-50%都集中在半導體行業。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裝行業不斷發展。據權威機構預測,到在新興市場的需求帶動下,2015年全球包裝機械銷售額超過400億美元。這得益于各個行業對包裝行業的推動。
目前,越來越多印有“中國制造”標簽的電力設備開始運往世界各地,除了傳統的巴基斯坦、印度等中東、東南亞等重點市場,我國核電、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高效的電力設備已經將觸角伸向了更為廣闊的非洲、南美洲等地,而在歐洲、北美洲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一張張承載著更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的“中國名片”正向全球市場輸送。
國家電網公司首個面向智慧城市的“智能電網園區能源優化管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項目在天津正式啟動。項目將在中新天津生態城實施,旨在結合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為我國典型工業客戶、公共機構、大型數據中心等終端客戶的能源優化管理和能效提升提供解決方案。
臺灣地區面積不大,陸地面積不及湖南省的1/5,島內機床產品的市場容量十分有限,因此他們很早就把發展機床產業的市場目標定位在境外需求。據悉,2013年臺灣地區機床工具出口金額為35.48億美元,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工具出口金額為28.72億美元,金屬成形機床出口金額為6.76億美元。
隨著中國經濟巨人的蘇醒,造紙行業也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造紙總產量和紙張使用量在世界的排名也逐漸靠前,最終也像我國大多數消費品一樣排在了世界第一。
對此,郝明表示,兩岸機床工具行業一直合作緊密,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臺灣機床產業將在全球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中國經濟仍然保持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預計今年大陸將向臺灣采購的機床及零部件總值將有大幅增長。
上述報告還稱,與在2008年—2011年第一波光伏資本支出由幾百家光伏制造商共同完成且涵蓋了許多不同的光伏技術不同,2015年開始的第二波光伏設備支出高峰,將由領先的一線光伏制造商主宰,并涵蓋光伏價值鏈的每一個階段。
在這種背景下,德力西對渠道也進行了細分。陳斌介紹稱,該公司的渠道分成了四大塊,國內市場的分銷渠道、國際市場的外貿渠道、大型項目的用戶直接配套,以及當下最為火熱的電子商務渠道。
環保電線電纜的研發和大規模采用已成為國際趨勢,客戶也更傾向于采購低能耗、低污染的電線電纜產品。國外電力線路多是個人或企業承包經營,其設計貫穿"全生命周期"設計理念,新建線路多采用高強度導線和節能型特種導線,且需求量較大,通常在幾千噸左右,甚至上萬噸的需求。
節能環保,這個詞只有四個詞,但是,已經被人們無數次提起,從大氣污染角度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需要注重節能環保,從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方面來看,我國各大企業需要注重節能環保,從對社會和人民群眾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來看,企業需要注重節能環保。
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變頻器市場一直保持著12%~15%的增長率,預計至少在今后5年內,變頻器市場需求仍將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而在10年以后,變頻器市場才能逐漸飽和。
根據市場調研,我們了解到,一個具有智能化控制功能的LED驅動電源成本一般不超過10元,搭配了此類電源的照明燈具出廠價卻比普通燈具高出了20%~30%,僅此一項智能化配置就可以為普通燈具產品增加至少20%的溢價。
這樣大的負荷,不僅要送得進,還要散得出。受電端最大的難題是在全接線方式下,如何將潮流進行有效疏散。為此,國網浙江電力公司對境內各重要輸電通道逐一排查,制定了電網運行預案,并與福建電網做好對接。
建造北方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發展機器人研發制造,突破工業機器人本體、零配件和控制軟件的技術瓶頸,鼓勵機器人在家電、船舶、醫藥、電子電器、軌道交通和機械鋼鐵等領域的集成應用,著力推進圍繞機器人開展的維護、貿易、中介等配套服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