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相應新興業態的迅猛發展,傳統制造業倍感壓力,制造業企業也開始思考如何借互聯網的東風而突破發展。而自今年全國兩會上“互聯網+”計劃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傳統制造業加快了擁抱互聯網的步伐。
新興產業意味著可創造更高的附加值,但我國一些新興產業沒有獲得高利潤反而跌進低附加值陷阱。一些新興產業與傳統制造業并沒有本質區別。
國外一些電器公司在國內辦的一些獨資公司或合資公司的產品價格均高于國產產品的價格,近兩年來國外一些大公司為了擠占國內低壓電器市場,已有降價的趨勢,但降價幅度不太大。
“中國制造2025”和《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指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鋼材市場進入真正寒冬,部分產能虧損嚴重退出市場,加之決策層以更大力度刺激需求,明年下半年中國鋼材市場或許利空出盡后開始谷底回升。
昨日早盤,得益于開幕在即的互聯網大會,網絡安全板塊走勢強勁。截至收盤,板塊上漲3.93%,位列滬深兩市所有概念板塊次席,漲幅僅次于全天大漲4.55%的鈦白粉板塊。
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15日對外透露,中國出口埃塞俄比亞的首批22臺電力機車已運抵吉布提港,即將在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的跨國電氣化鐵路線上運行。
從來到科技行業開始,我就意識到產品制造過程中各種材料的重要性。在供職于半導體行業之初,我就開始學習制造硅晶圓和芯片的原材料。隨后,我又開始研究制造當前熱門科技產品的其他材料。事實證明,材料科學是所有科技發明的命脈,而隨著材料技術的進步,科技產品的運行速度變得更快、尺寸更小、更耐久。這也使“口袋中的PC”,即智能手機成為了可能。
國家電網與騰訊合作搞“互聯網+電網”,要整合微信“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和四川電力用戶大數據資源,引發一時熱議。但,那絕對只是冰山一角。
智能制造正促使我國裝備制造業發生巨大變化。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15日在此間表示,當前工信部已完成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政策市”特征依然明顯,除了“牌照紅利”,僅2015年上半年,國家部委層面就新出臺了近10項新能源汽車鼓勵支持政策,包括減免新能源車船購置稅、開放電動乘用車準入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日前表示,與“中國制造2025”密切相關的國家“04專項”一半取得技術突破,四成進入產業化,大規模地產生經濟效益預計在“十三五”末。屆時,中國高端裝備制造與國際水平差距將大大縮小。
智能制造被列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我國在向智能制造的發展過程中,目前急需做的工作是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也步入了快車道。但是,由于許多地方和企業都看中了這一行業潛在的發展前景,機器人產業園“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