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進步的時代,自動化成為人們生產生活必然的發展趨勢。如今,國產機器人也在飛速發展,陜西機器人如何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實現快速趕超,分得一杯羹?
2015年1~10月機械工業產品價格同比繼續下降。前10個月機械工業產品累計價格同比下降1.2%,降幅與1~9月持平,機械工業累計價格已連續46個月同比下降。
在日前于北京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論壇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提出,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推進制造企業“走出去”,并促使企業由“走出去”向“走進去”邁進。
隨著“中國制造2025”政策的落地,推進高檔數控機床的產業化,提高其在國家重點行業的占有率,是實現該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的關鍵。
“今年三季度以來,煤炭經濟運行形勢更加嚴峻,部分優勢企業開始出現虧損,行業虧損面達到80%以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交易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四季度煤炭虧損面還將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老礦區、老企業經營更加困難。
“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重點圍繞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電動汽車智能化、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和純電動力系統等6個創新鏈(技術方向)部署38個重點研究任務。
太陽能熱發電是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新技術領域,為推動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產業化發展,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關于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通知》,決定組織一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
為推動東莞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東莞市政府積極引進大連機床集團,與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等單位,共同建設大連機床東莞智能制造裝備基地,包括東莞智能制造裝備研發中心與展示中心(簡稱“兩中心”),智能制造裝備孵化基地和制造基地(簡稱“兩基地”)。
LED小間距顯示是LED顯示行業的一股活水,使得原本發展和DLP等產品大約同周期開始趨緩的LED顯示屏,躍升成為DLP和LCD拼接屏的替代品,為LED顯示行業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今年,備受矚目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出臺,由此科技創新進入一場由頂層設計推動的新時代,未來10年,科技創新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主戰場。
12月2日,ARC顧問集團發布最新《PLC與基于PLC的PAC中國市場研究報告》,指出中國PLC與基于PLC的PAC市場將受到多方因素影響,如“中國制造2025”戰略以及PLC與PAC功能進一步提升。
儀器儀表在工業生產以及科學研究當中意義更加重大,是關系到生產與科研效果的關鍵。本文主要針對我國現代儀器儀表技術發展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論述。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2015年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6%,比上個月回落0.2%。但高科技制造業與裝備制造業的PMI一路保持著增長狀態。雖然大環境發展良好,但儀器儀表中小型企業發展仍然比較困難。
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在家電、電子、機械、食品、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實施關鍵崗位“機器換人”。在鋼鐵、石化、化工、醫藥、紡織、食品、飲料等行業以流程制造為主的關鍵工序,推行生產線自動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