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以來,工程機械自動化市場低迷依舊,但下滑幅度開始收窄。接觸器、低壓變頻器、HMI、PLC、工廠自動化傳感器等自動化產品的市場規模分別表現為持平或5%以內的降幅。
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Joe Kaeser)與寶鋼集團總經理陳德榮在北京正式簽署《寶鋼與西門子智慧制造(工業4.0)戰略協議》,這是德國“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對接的最佳實踐。
2016年6月22日由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召開協會第七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第七屆第一次理事會議。此次會議頒發了“2015年度經濟運行十佳企業”,共有10家經濟運行成果顯著、頗有影響力的企業當選。
沈陽機床集團公司“智能制造工廠”項目已正式落戶十堰,6月25日正式投入運營。這是湖北十堰市經信委昨日下午對外發布的招商成果。
本月初,豐田本土對手本田表示,將建立一個新的研發機構,專注于人工智能技術,從而加入了其他投資機器人技術研究的全球汽車制造商行列。福特、大眾等制造商也在研發人工智能技術。
伴隨著人們對于安全意識的提高,用戶對低壓電器設備的質量越來越重視,性價比高、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低壓電器產品更受用戶所青睞。
為破解“招工難”,不少制造業企業加快轉型發展步伐,特別是通過實施技術改造,提升自動化水平,實現“機器換人”,以減少用工需求。
據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透露,未來五年內中國高速鐵路建設將維持大規模投入,投資額將保持在每年7000億元左右,共計3.5萬億元。以高速和提速、重載為重點的中國鐵路建設與改造,已經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6月20日,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經開區內的巨一自動化裝配車間內,工人正在對即將出口白俄羅斯的車身焊裝生產線做最后的調試。此次出口的流水線項目涵蓋了27套汽車機器人,總價值近1億元,可滿足年產8萬臺汽車車身焊裝的需求。這也是安徽汽車機器人首次成套出口。
“現在很多人一說智能制造,以為就是買很多自動化設備,就是產線上引入機器人。機器人不等于智能制造,為了自動化而自動化,可能會把好企業給拖垮了。”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朱海,在6月21日施耐德創新開放日的主題演講中發表上述觀點。
目前,鑒衡認證發布的第一批光伏并網逆變器“領跑者”名錄包含7家企業的15個型號逆變器。而首批通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領跑者”認證的光伏逆變器企業有21家。
聯想昨天宣布,其創業加速器的第一期招募在香港啟動。第一期項目將專注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機器人三個方向,重點扶持核心技術領域的優秀創業團隊。
美國《國際財經時報》寫道,2001年,中國還是“榜上無名”,短短十幾年,中國就躍居超算領域第一的位置,到底憑借的是什么?
在全國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中,21日,甘肅省工信委、天水市政府主辦,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與承辦的“推進天水裝備制造業發展研討會”在甘肅天水市舉行,與會專家一致呼吁天水攜手蘭州、寶雞、西安等周邊裝備制造業基礎優良地區協同發展,共同尋求裝備制造業新發展,打造新高地。
從國家發改委網站獲悉,面對能源革命的新要求、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新形勢和“走出去”戰略的需要,為推動能源革命,促進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和優化升級,以能源裝備發展引領裝備制造業強國建設。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
印度的IT服務公司一直擁有“創新者”的美譽。這些公司利用印度的廉價勞動力來完成簡單的IT任務,從而有效實現了增長。然而,近年來科技的發展正在顛覆這種模式,該領域開始重新洗牌。
《實施方案》也對光熱發電領域的槽式太陽能聚光發電、塔式太陽能熱發電聚光發電、太陽能熱發電蓄熱、太陽熱發電專用高效膨脹動力裝置、分布式太陽能冷熱電聯供發電等系統關鍵設備的技術攻關任務做了部署。
屋內沒人的時候實行值班溫度,有人進入提升至體感舒適溫度,通過供暖自動化節能改造,利用傳感器采集數據進行診斷,未來的供暖系統會更加節能和更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