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Volvo)力求讓多達100輛自動駕駛汽車在中國上路,希望在以擁堵和危險聞名的中國道路上試車將使其跑贏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競賽。
5月29日,由東莞威耀數控設備有限公司聯手華中科技大學基于產學研合作創新、共同研發打造的數控靜走絲線割機床在東莞華科城(博士創業園)正式發布。
國際芯片巨頭ARM、高通接連在五月引燃落戶合資話題。安謀日前在京低調舉行落戶深圳儀式(官方卻未發布新聞稿公開宣布此事),到高通瓴盛科技五方人馬合資,引發行業內議論“引狼入室”異議聲音。
記者在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采訪獲悉,由該企業組織科研人員歷時8年技術攻關,成功研制出的顆粒捕集器(DPF)發動機,可有效凈化柴油機90%的顆粒排放。
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工業制造水平需要同時完成自動化與信息化改造的雙重任務。但這后發優勢,卻給了中國制造業建設智能工廠,加速轉型、一步到位的絕佳契機。
近年來,隨著智能工業迅速發展,急需要各種高科技產品輔助生產,催生了各類高科技產品。而據業內專家看來,沒有傳感器,智能工業、物聯網將會是無稽之談,智能制造等實體經濟也是泡沫般存在。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鈑金加工的傳統技術和工藝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亟需提高加工工藝,擴大加工規模。在此背景下,促進鈑金加工向機械化自動化的趨勢發展是必然之舉。
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智能制造,三個層級,各有不同。其中智能車間和智能工廠屬于術的層級,智能制造才屬于道的層級術無窮,道亦無盡;道盡,術亦可無窮,但較難有質的突破道未盡,術無窮,一直持續下去,終究會有質的突破。
5月25日,第二屆石油化工電氣技術大會和化工電氣專家組成立大會、首屆石油和化工電氣設計與應用論文大賽頒獎盛典在山東省濟南市隆重召開。
在談到大數據帶來的經濟效益時,涂子沛認為個人也應該在數據熱潮中分享紅利,而關于智能制造,他認為智能制造的未來是個性化和多樣化,而不僅僅局限于“自動化”。
2013年4月,德國推出“工業4.0”,“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的前夜,中國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2015年,《中國制造2025》——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印發。
過去20年,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其中,工業網絡和移動計算持續影響著制造業。這些技術幫助全球制造商和組織將諸如“互聯工廠”、“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 (IIoT) 的設想轉變為現實。
在中國國產機器人崛起的道路上,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資料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企業由于核心零部件缺失嚴重,所以主要集中在本體和集成端。
5月25日上午,濟寧市人大視察組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教科委主任委員張玉華帶隊一行9人在市政府副市長吳霽雯等市領導陪同下到新風光電子公司視察新型科技金融體系建設情況。汶上縣委、縣政府、縣人大主要領導同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巡視員曹鋼表示,我國機器人產業產業規模日益擴大。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4月份,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是35073臺,同比增長51.7%。
5月25日上午,濟寧市副書記石光亮一行來到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公司調研企業發展情況,并現場考察了兗礦•新風光電子產業園,汶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陪同調研。
現如今企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分析趨勢,其中物聯網的需求最為明顯,相較之前只有制造業會產生大量物聯網數據,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受到物聯網的影響,預計未來物聯網將達到百億甚至萬億的市場,這也將成為Teradata的新型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