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綜合布線解決方案
一、結構化布線系統
1.前言
當今社會,信息已成為一種非常關鍵性的資源,它必須精確、迅速地傳輸于各種通訊設備、數據處理設備和顯示設備之間。由于這一原因,公司、企業、政府部門都會要求以最快速度對這些通訊及信息系統進行調整和改進,并根據需要配置成各種不同的結構。
而在國內,既便是在一些新設計的建筑物內,往往仍沿用過去的那些布線技術,致使各種系統的布線無法兼容,難以適應新技術的發展,且管線擁擠不堪,而配線上的投資往往是重復的。這種情況,還會隨著公司、企業、政府部門的擴大、設備的更新、人員的變動、辦公環境的變更,而變得越來越糟。任何的增添、變動,都可能會引起全局的變動,不但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對公司、企業、政府部門的運營也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是隨著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的出現、應用、推廣,原來使用的布線系統將無法滿足要求。
因此,尋求一種更合理、更優化、彈性強、穩定性和擴展性好的布線技術,已成為當務之急。它不但能夠滿足現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迎接未來對配線系統的挑戰。
結構化布線系統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推出并被廣泛接收的一種布線技術,它能夠以一次性的布線投資,解決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的所有布線問題。
近年來,信息處理系統發展迅速,對信息傳輸的快速、便捷、安全性和穩定可靠性要求高。在新建寫字樓中,所建網絡要求對內適應不同的網絡設備、主機、終端、PC及外部設備,可構成靈活的拓撲結構,有足夠的系統擴展能力,對外通過與國家公網與外部信息源相連,組成全方位多通道的信息訪問系統。總之,既要適應當前信息處理的需要,又充分考慮到信息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
這樣的結構化布線系統將具有以下特點:
實用性:實施后的樓宇自動化系統及其所有的子系統的通訊線路和接口都滿足國際標準。具有良好的用戶使用界面,并且網絡管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
靈活性:系統中任一部分的連接都是靈活的,即從物理接線到數據通訊、語音通訊、智能控制設備之間的連接都不受或極少受物理位置和這些設備類型的限制。
模塊化:所有用于連接設備的適配件都是積木式的標準件,不需要掌握很多有關這些領域的專門知識,就能夠連接這些設備。
擴展性:由于系統的所有基礎設施(材料、部件、通訊設備)都采用國際標準,因此,無論計算機設備、通訊設備、智能控制設備隨技術的發展,將來都可能很方便地將其連接到樓宇自動化系統中去。
可靠性:系統中的各個部分都采用高質量的材料、組部件設備實現,并謹慎施工和測試,以保證系統的各個環節都是可靠的。
2.結構化布線背景:
(1)壽命期比較
軟件 :18個月
PC微機 : 2年
主機 :10年
布線系統:16年
建筑物 :50年
可見布線系統的壽命期是唯一與建筑物壽命有可比性的。
(2)網絡投資
布線系統可以支持并且是幾乎所有網絡設備運作的基礎,而成本大約只占網絡總投資的5%。
(3)建筑物內人員的移動
增加、移動和改變是不可避免的。每年有40%的員工會涉及到辦公室內的移動。如果未使用結構化布線系統則影響工作效率。結構化布線系統則可以使增加、移動和改變迅速而有效。
(4)網絡故障損失
網絡故障的損失在每小時1,000美元至50,000美元不等。而每年平均會發生20次網絡故障,其中70%是由布線系統引起的。一個穩定可靠的布線系統是至關重要的。
3.結構化布線系統的特點與優勢:
(1)結構化布線系統特點
a)系統化工程-結構化布線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工程,包括傳輸媒體(雙絞線(銅線)及光纖),連接硬件(包括跳線架、模塊化插座、適配器、工具等)以及安裝、維護管理及工程服務等。
b)模塊化結構-結構化布線系統的設計使得用最小的附加布線與變化(如果需要的話)就可實現系統的搬遷、擴充與重新安裝。
c)獨立于應用-作為CCITT七層協議中最底層的物理層,結構化布線系統構成了某種基本鏈路,象一條信息通道一樣來連接樓宇內或室外的各種低壓電子電氣裝置。這些信息路徑提供傳輸各種傳感信息及綜合數據的能力。
d)靈活方便性-結構化布線系統的設計同時兼容話音及數據通信應用。這樣一來減少了對傳統管路的需求,同時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設計來實現與管理這一系統。
e)技術超前性-結構化布線系統允許用戶有可能采用各種可行的新技術。這是因為結構化布線系統獨立于應用,并能對未來應用提供相當的余度。
(2) 結構化布線系統優勢
a)經濟性:使用結構化布線系統意味著用初期的安裝花費來降低整個建筑永久的運行花費,從而取得良好的遠期經濟效益。
b)高效性:不斷增長的建筑物運行花費是各種樓宇管理系統的主要關注點。安裝結構化布線系統系統可以降低這種花費。這是因為結構化布線系統的高效性使對用戶的需要快速做出反應成為可能,同時花費較少。
c)便于重新安裝:結構化布線系統既可以安裝在全新的建筑物中,又可用于對現存建筑的網絡更新。如果選用了結構化布線系統,那么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它都能對建筑物內的環境提供完全的兼容支持。
d)低廉的運行花費:利用結構化布線系統工程化建筑的模塊化與靈活性可以大大降低運行花費。結構化布線系統是一種節省運行花費的系統,這些運行花費包括樓宇或建筑群中人員與設備的增加與重新安置,以及占用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等方面所帶來的花銷。
e)布線系統是整個信息系統的基礎:如果說信息系統是智能建筑的靈魂,那么布線系統就相當于信息系統的神經。因此,可以說布線技術的選擇和布線系統的設計就決定了整個大樓的信息系統的生命力,它將關系到大樓未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使用效果。
4.結構化布線系統的組成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電器工業協會(TIA)/電子工業協會(EIA)制定的商用建筑布線標準,即EIA/TIA 568A和569以及其他相關標準,結構化布線系統主要針對電話、傳真、計算機網絡,即語音和數據應用,未來的發展還將包括電視會議、圖文傳真、語音郵件、衛星通信等較新的通信技術。該標準對以下幾個方面制定了相應的規范:
定義了認可的媒體
定義了布線系統的拓撲結構
規定了各子系統的布線距離
定義了布線系統與用戶設備的接口
定義了線纜和連接硬件性能
規定了安裝實踐所需注意事項
定義了鏈路性能
布線系統由以下七個子系統組成:
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存在于水平跳接(HC) 和插座之間。
水平跳接---------水平電纜---------插座
水平電纜可為UTP, ScTP, 光纖
主干子系統
主干子系統分為樓內和樓間,樓內主干是用于連接設備間和各樓層電信間的布線系統。而樓間主干用于連接兩座建筑物。它包括:
--主要跳接(MC)
--中間跳接(IC)
--樓內主干線纜
--樓間主干電纜
主干電纜可為UTP, ScTP,光纖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是插座到用戶終端的區域。把所有的媒體接口(DB15,DB9,DB25,同軸等)標準化為模塊化插座(T568A,T568B)或光纖插座。
設備間
設備間用于服務于整個布線系統。設備間用于容納布線系統的設備及配線架。
電信間:
電信間是服務于樓層的空間。用于容納該樓層的設備及配線架。
入口設施
入口設施是外部電話線、樓間主干線纜、天線等的入口點。
管理子系統
為方便日后的更改、增加、維護,必須要對整個布線系統的電纜、連接硬件、空間、走道等進行統一管理。布線系統的管理由EIA/TIA 606來規范。
5.元器件選擇
器件選擇主要包括:
信息插座: 單、雙孔信息插座、國際標準RJ45接口
傳輸介質: 水平-全部采用五類4對UTP配置
主干-采用五類25對UTP配置,以及光纖
配線單元:模塊式銅芯雙絞線配線架、室內光纖連接單元
跳線:模塊式高性能連接跳線
二、樓間布線
上海外國語學院的布線主要分成樓間布線與樓內布線兩個部分。樓間布線將通過光纖連接校園內的主要大樓,包括綜合大樓、綜合大樓裙房、1號樓、3號樓、12號樓、行政樓、統考辦和圖書館。其中行政樓和綜合大樓之間采用12芯光纖連接;1號樓和統考辦通過4芯光纖連接至行政樓、圖書館和行政樓之間使用已有的4芯光纖連接,通過光纖對接后,1號樓、統考辦、以及行政樓通過光纖直接連接到綜合大樓;12號樓和3號樓通過4芯光纖直接連接到綜合大樓。
樓間布線如圖所示。其中行政樓和綜合大樓之間采用12芯多模光纖,其他均采用4芯多模光纖連接。
三、樓內布線
樓內布線主要包括綜合大樓及裙樓、12號樓、3號樓、1號樓和行政樓的樓內布線。具體設計如下:
綜合大樓包括總共12層樓面,根據各樓面的實際信息點情況,可以每三層樓面使用一個電信間,并設立水平配線架和主干配線架(可以共用一個配線架)。入口設施位于底樓,光纖直接連接到12樓的主電信間及設備間(網絡中心)。其結構如下圖:
其中設備間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從底樓移至位于12層的網絡中心。
其他各大樓的情況均與綜合樓的情況類似,其中1號樓只需要一個水平配線架和主干配線架,考辦和圖書館只需要一個主干配線架,行政樓、3號樓和12號樓除了同樣需要入口設備間以外,還需要主干配線架、每兩層樓面一個水平配線架,以及用于放置網絡設備的設備間。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