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通過對機器人的使用和自動化的改造,我們廠房達到了減員增效的目的。人員從最初300多人減少到100多人,而生產效率卻提升了20%?!痹搹S廠長成海良說。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各種類型的機器人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強悍瘋狂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不單單只存在于科幻電影里,最具代表性的AGV機器人,正在我國大部分制造型企業應用開來,AGV作為自動化運載移動平臺能幫助人類降低勞動強度提升工作舒適度,同時還能進行進行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按照國家產業目標,到2020年,中國計劃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并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而一位機器人產業公司高管透露,雖然龍頭企業名單未正式公布,但是機器人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上述名單。
近一兩年,珠三角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呈現井噴,工業機器人在諸多領域被廣泛應用,與此同時,珠三角工業機器人產業開始進入爆發式增長期,珠三角被認為是今后中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之一。
汽車制造產業是推動機器人需求的重要原因,中國大約60%的機器人用于汽車制造。在今年的中國國際機器人展會上,柯馬展示了最新款Racer機器人。這是首款在中國生產,供應全球使用的機器人,標志著中國已經開始成為全球機器人研發中心。
據世界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購買了36560臺工業機器人,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購買國。中國購買量占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五分之一。
今年6月,東莞審議通過了《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提出到2016年爭取完成我市相關傳統產業和優勢產業“機器換人”應用項目1000~1500個,力爭推動全市一半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項目。
“璧山現有的工業企業就有800多家,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市場競爭不斷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將大量應用機器人和智能化設備。同時,落戶的機器人企業可與本地企業共同研發,將機器人靈活運用到生產中?!?/p>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購買了36560臺工業機器人,較2012年增加了近60%,首次超過了以技術的利用見長的日本。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日前公布報告指出,下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行業將呈現快速的增長態勢。在政策扶持和人工成本倒逼推動下,預計中國機器人產業2012到2022年十年間的增長率,保守估計為年均23%-36%之間,帶來的潛在市場規模達千億級別。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今年6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13年購買了3.656萬臺工業機器人,購買量相當于全球總規模的五分之一,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首位。數據還顯示,2008年至2013年,中國購買機器人數量年均增長36%,是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外資企業在華銷售工業機器人總量超過27000臺,較上年增長20%。結合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2013年中國市場共銷售工業機器人近37000臺,約占全球銷量的五分之一,總銷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不同于在科幻片中看到的高智能類人形機器人,也不同于工業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面向大眾的服務型智能機器人作為智能終端的一種高級形態,將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電子消費類產品,帶給人們全新的交互體驗。
據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國際微創胸心外科學會常委高長青教授介紹,與傳統的正中開胸、體外循環下實施心臟手術不同,全機器人心臟直視手術具有不破壞胸腔骨性結構、切口小、創傷輕、恢復快等特點。
建造北方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發展機器人研發制造,突破工業機器人本體、零配件和控制軟件的技術瓶頸,鼓勵機器人在家電、船舶、醫藥、電子電器、軌道交通和機械鋼鐵等領域的集成應用,著力推進圍繞機器人開展的維護、貿易、中介等配套服務產業。
雖然機器人技術應用于中國制造業才不過20余年,已經不再是稀有事物,在汽車制造、工程機械、電子電氣以及IT裝備等行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但是還存在一定的技術使用難點,在迎接機器人時代的到來,控制、傳感和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還在等待我們去攻克技術難關。
富士康股東會6月25日登場,郭臺銘提前預告富士康將大規模投資臺灣,宣示今年營運持續看旺的態度。但他并未透露富士康擴大在臺投資的金額與細節。
據介紹,根據東莞有關部門抽樣調查顯示,近5年東莞有66%的企業投入資金開展“機器換人”工作,92%的企業表示未來2年將繼續加大投入或準備開展。已經開展“機器換人”的企業,有49%的企業節省生產人員10%以上,20%的企業節省生產人員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