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16日在土耳其舉行的G20峰會,經濟發展又將成為重要的話題,工業4.0、中國制造2015,將是重點討論的的話題。工業4.0的特征,結合了當前互聯網+的因素,今后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其生產特點是批量小、品種多。如何做到準時交貨,卻考驗供應商。
智慧城市幾年前已經被廣泛討論,直到今年才終于實實在在地在推動發展。當中尤其教人深有體會的,就是北上廣深的交通擁堵問題。不但早晚班的道路車輛造成擁堵,還會涉及人身安全等問題。智能交通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
由于智能家政服務機器人的許多核心技術、特別是人型機器人技術還不成熟,所以目前大多是以輪式移動平臺,通過互聯網和軟件編程,實現一些簡單實用功能。
“中國制造2025”出臺之前,中國大制造戰略就已經在大高鐵、大航天、大能源、大鋼鐵、大汽車、大飛機等多個領域扎實前行。中國制造的出路就是追求高品質,擁抱互聯網。
近2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制造技術的興起和不斷成熟,對數控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數控機床行業發展趨勢如何呢?
在新能源行業,有兩個詞今年格外炙手可熱。一為能源互聯網,百度一下網上有幾百萬個搜索結果。另一為電力體制改革。業界普遍議論,國家發了文件,配套政策也將要陸續出臺。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提出新能源車不限購要求以及新能源車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成為相關企業加大生產規模的主要原因,而隨著非汽車企業可以申請純電動車生產牌照政策的實施,預計未來新能源車的產量還將繼續增長。
自2013年1月引入佛山電梯行業第一臺焊接機器人起,珠江中富的自動化之路開始向智能化轉型,去年珠江中富的生產車間又多了3臺搬運機器人。此外,一條新的長約30米的電梯轎架部件成形生產線也將在11月底到位。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將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具體而言,將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推動經濟運行質量的方法措施不多,從個企來看,盡管每個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實際有所不同,采取提升經濟運行質量的應對方式方法也有差異,但總體來看效果并不明顯,行之有效的方法還有待挖掘完善。
工業機器人在許多生產領域的使用實踐證明,其在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及經濟效益、改善工人勞動條件等方面起著難以替代的作用。
近幾年來,國家相繼發布了多項與安防相關的行政法規及多項政策措施,為規范社會管理提供了依據,也為國內樓宇對講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環境。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緩解,航天裝備、通信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設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家用電器等產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