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已基本制定完成,規劃內容較為明確地提出了機器人產業發展目標,明確自主品牌機器人國產化率達到50%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六軸工業機器人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工業機器人應用量達到80萬臺
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未來幾年將持續井噴,眾多政策扶持之下,必然要上天。與此相關的充電樁、電池等產業,在這場能源改革風暴帶動下也將一飛沖天。
近日,全國首個分布式光伏電站戶外實驗電站即將啟動。據悉,該實驗電站規劃裝機容量6MW,將形成不少于30家主流光伏組件、逆變器等核心產品的長期戶外發電量監測數據。
目前我國石化行業的工業控制系統幾乎是在沒有任何防護的狀態下,暴露在萬網互聯、萬物互聯的環境中,這無異于一個人在人頭攢動的大街上“裸奔”。
LED芯片常被稱為LED燈珠的“心臟”,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左右LED燈珠乃至LED顯示屏的品質。小間距LED時下大熱,為國內LED芯片制造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機器人企業對東莞展會的熱衷源自東莞制造業轉型升級衍射巨大市場需求。記者獲悉,目前,東莞正謀劃以融資租賃等新方式撬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這也為制造業從低端走向中高端埋下伏筆。
智能制造聚焦生產領域,但又是一次全流程、端到端的轉型過程,會讓研發、生產、產品、渠道、銷售、客戶管理等一整條生態鏈為之發生劇變。
電力電子技術問世至今,在各行各業都有廣泛的應用,尤其在工業控制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要真正實現工業控制系統中的自主創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這一系列目標,迫切需要建立一個自主創新的、強大的、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電力電子產業。
現在,隨著西氣東輸步伐的加快,大規模的管道工程建設越來越多。與之配套的若干支線和城市管網的開發建設都需要一定數量的挖溝機和非開挖設備。
端感知設備市場千億增長快速,傳感器進口替代空間大。作為實現智能制造深度感知功能各類傳感器,目前產業體系已形成,但國產化率僅33%,進口替代空間大。
2015年的世界機器人數據(WorldRobotStatistics)顯示:未來三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將每年以15%的增速不斷提升。到2018年,全球銷量將翻一番,達到40萬臺。
如果將一個制造工廠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么,連接設備與設備之間相互通信的工業以太網就是人體的神經系統,它能敏感地將各種信息反饋給指揮者,也是傳輸指令的重要通道。
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的融合創新發展,以及以智能化、網絡化、自動化為核心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成為產業發展和變革的重要方向,將引發新一輪制造業革命。
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推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與推廣,1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以下簡稱九江石化)召開石化行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近日,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院長岳福斌表示,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煤炭產業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當務之急是穩住煤炭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