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智庫信息化研究中心最近對微軟、IBM、西門子、SAP、Autodesk、PTC、達索等跨國軟件企業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結論認為:軟件將是工業的未來,是工業的原材料。未來工業是軟件定義的工業,是數據驅動的工業,是平臺支撐的工業,是服務增值的工業。
2兆瓦風電軸承從無到有,高鐵軸承產業化落地,機器人軸承進入應用……近幾年,我國軸承技術突飛猛進,每一項重大技術突破背后,都有國家滾動軸承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協同創新的貢獻。
通過一把綠色的加油槍,李克強總理為裝配線上一輛紅色重型卡車的油箱加滿了油。半年前發生在東風商用車重卡新工廠的一幕,與總理堅定的宣示話語一起在網上廣為流傳。李克強當時表示:“我不僅是為東風加油,也是為‘中國制造’加油。”
近年來,借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東風,3D打印步入快速發展期。世界各國紛紛將其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加以培育。我國的3D打印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同步, 但產業化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3D打
近日,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制造2025》和《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制定了《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
隨著智能制造領域全年十余項政策密集出臺,我國制造業向智能制造方向轉型已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企業像萬力輪胎一樣,主動擁抱智能制造,并開始大量應用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相關技術。
12月19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變頻器分會三屆會員大會在天津舉行,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來自行業的80余家會員單位120余名代表應邀出席會議。此次會員大會以“十三五”規劃為發展契機,認真總結四年來
為了讓海外人才對順德更加深入了解,結合2016海交會“百名海外名校博士創業中國行”等活動,昨日下午,順德區與歐美同學會對接,邀請海外名校的博士到順德實地考察,切實感受順德的魅力及創新創業環境。
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組織開展了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等一系列重點工作。
沈文榮表示,鋼鐵行業是傳統產業,在當前產能過剩國家宏觀調控的情況下,鋼鐵企業如何來實現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
東莞將推動電子信息制造業等四大重點領域的突破發展,做大做強智能手機龍頭企業,在電腦、通訊、消費電子的3C領域實施智能制造工程,采用先進設備和生產線,促進產業提檔升級。
近日,在江蘇南京召開的首屆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一個融合“中德DNA”的應用研發機構——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他們不僅攜德國“師傅”帶來智能制造的精髓理念,還與我國電力設備領域的頂級公司國電南瑞集團簽署了智能制造合作協議。
十年前誰會想到巴西現在成為制造業成本最高的經濟體之一或者墨西哥的制造業成本會低于中國?雖然倫敦仍然是全球生活和旅游價格水平最高的地方,但英國已經成為西歐制造業成本最低的經濟體。俄羅斯和東歐的制造業成本則上升到與美國幾乎等同的水平。
從行業發展來看,今年6月NB-IoT標準獲得國際組織3GPP通過后,國內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等企業均加快推進其商用化進程。此前華為在今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正式發布了端到端NB-IoT解決方案,為即將啟動的NB-IoT規模化商用提供全面的技術和商業支撐。
中信重工并不生產機器人,而是以生產礦山機械設備為主,產品“又笨又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傳統裝備制造業必須轉型升級,企業“跨界”發展,特種機器人項目應運而生。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要由2015年的8%達到15%。同時,要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
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在智能化功能的研發上取得可喜進展。華中數控、廣州數控、大連光洋、沈陽高精和航天數控等5家數控系統企業在04專項的支持下,自主研發高檔數控系統關鍵技術。
中控儀表公司建筑智能化憑借2016年優秀表現,榮獲十大樓宇自控品牌獎、十大智能照明品牌獎兩項重獎,這也是中控建筑智能化連續10年榮獲樓宇自控十大品牌,連續9年榮獲智能照明十大品牌。
為了進一步了解味覺的工作機制,近期,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周連群課題組博士張威等與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學共同研究,以酸敏感味覺傳感為例進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