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我國紡機經濟運行分析
產品生產銷售繼續下降
據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行業今年主要經濟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產品生產銷售繼續下降,經濟效益下降明顯。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66.13億元,同比下降16.62%;產品銷售收入69.37億元,同比下降10.65%;利潤總額0.711億元,同比下降77.38%;虧損企業296家,同比增長75.15%;虧損面為 29.34%,虧損額為2.47億元,同比增長94.25%;產值利潤率為1.07%,同比下降2.89個百分點;人均利潤514元/人。
●產品銷售收入明顯下降
截止2月底,紡織機械行業的產品銷售收入為69.37億元,同比下降10.65%。銷售利潤率僅為4.15。產品銷售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明顯。
●應收賬款總額持續增長
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全行業應收賬款額為71.46億元,同比增長0.64%,占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的22.56%,同比增長0.33個百分點。
●產成品存貨增加
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全行業產成品為45.25億元,同比增長8.94%,占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的14.28%,同比增長1.28個百分點。
●產品出口交貨值下降
據中國紡機協會對1009家生產企業統計顯示,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產品出口交貨值為3.99億元,同比下降53.38%。22個生產紡織機械的省市中有15個省市有產品出口。在產品出口總量上,江蘇省排在第一位。
紡織機械產品出口交貨總值占全部工業銷售產值(現行價)比重全國為6.01%。從各省情況看,出口交貨值占工業銷售產值比重最高的是廣東省為29.77%,依次是上海市(15.18%)、福建省(10.28%)。出口交貨值排在前五位的是: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和上海市,五省市出口交貨值相加占全部出口交貨值總額的94.01%。
●主要省市紡織機械生產銷售下降
主要省市的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明顯,這些省份分別為黑龍江省、山西省、天津市、上海市、北京市。漲幅前五位的省市自治區為安徽省、陜西省、四川省、江西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主營業務收入總量方面看,江蘇省為20.57億元,占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29.65%,排在第一位,但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4.08%。
2月份紡織機械全行業產品銷售率為100.22%,同比增長7.26個百分點。
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
據海關統計,截止到2月底,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為4.04億美元,同比下降58.61%。其中進口總額為2.71億美元,同比下降62.42%;出口總額1.33億美元,同比下降47.78%。紡織機械進出口同比出現大幅下降。
各類紡織機械進口均有下降
●非織造布機械進口大幅下降
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各類別產品進口同比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非織造布機械,同比下降92.38%;針織機械仍居進口產品的首位,占比33.25%。
●進口德國紡織機械位居首位
2009年2月紡織機械進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德國、日本、意大利、英國和美國為主,占進口總額的84.87%。其中進口德國各類紡織機械位居首位,為1.00億美元,同比下降55.79%;只有織造準備機械進口同比增長357.32%。
●外商獨資企業進口紡織機械排在第一位
2009年2月,外商獨資企業進口紡織機械排在第一位,占全部進口額的45.67%。
●進口紡織機械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為主
截止2009年2月底,紡織機械進口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為主,進口總額1.14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41.89%,同比下降72.89%;外商投資企業作為進口的設備、物品排在第二位,進口總額為1.05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38.51%,同比下降51.46%。
●浙江進口紡織機械總額排在第一位
2009 年2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27個省市有不同數量的進口。浙江省、江蘇省、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位列2009年2月進口總額的前五名,占進口總額的80.00%。浙江省進口總額排在第一位為4112.59萬美元,同比下降30.74%,占比31.01%。
與去年相比,進口增長幅度最大的前五位是:四川省、重慶市、吉林省、安徽省、湖南省。
出口自2001年后首度大幅下降
2009年2月紡織機械行業產品出口1.33億美元,同比下降47.78%。這也是自2001年同比下降后的首度大幅下降。
●織機出口同比增長7.28%,其余各類設備均大幅下降
2009年2月,針織機械出口額為5100.99萬美元,同比下降32.90%,位居第一,依次為輔助裝置及零配件、印染后整理機械、紡紗機械、織機、化纖機械、非織造機械和織造準備機械,只有織機同比增長7.28%,其余各類設備同比均大幅下降。
●紡織機械出口印度總額最多
2009年2月我國共向11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紡織機械產品。
2009 年2月出口到以上國家和地區占全部出口額的52.63%,是我國紡織機械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出口到印度總額為2560.73萬美元,同比下降 19.88%,占全部出口總額的26.10%。在對印度出口中只有輔助裝置及零配件同比增長61.46%,其他各類紡織機械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紡織機械出口私營企業排第一位
在 2009年2月紡織機械產品全部出口金額中,私營企業排在第一位,所占比重同比增長7.31個百分點;獨資企業所占比重同比下降2.69個百分點。 2009年2月私營企業出口5889.77萬美元,同比下降25.17%,占全部出口額的44.41%,排在第一位。獨資企業出口3753.46萬美元,同比增長60.11%,占全部出口額的28.30%,排在第二位。其它依次為國有企業、合資企業、集體企業、合作經營企業。
●紡織機械出口以一般貿易為主
出口中以一般貿易為主,出口金額1.13億美元,同比下降42.23%,占出口總額的85.12%;進料加工貿易出口1748.57萬美元,同比下降 68.01%,占全部出口總額的13.19%;其他貿易方式出口138.65萬美元,同比下降55.68%,占出口總額的1.05%。
●浙江省出口紡織機械總額排在第一位
2009年2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共有25個省市自治區有紡織機械產品出口,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出口額占總額的97.66%。
其中增長幅度前五位的省市自治區是:云南、吉林、新疆、重慶、河北。出現負增長前五位是:山西省、湖南省、天津市、遼寧省和上海市。
綜上所述,紡織機械行業繼續延續著2008年的下降趨勢,紡機企業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注:2009年2月紡機行業主要經濟指標根據全國1009家生產紡織機械、器材企業的綜合統計資料匯總。
據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行業今年主要經濟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產品生產銷售繼續下降,經濟效益下降明顯。全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66.13億元,同比下降16.62%;產品銷售收入69.37億元,同比下降10.65%;利潤總額0.711億元,同比下降77.38%;虧損企業296家,同比增長75.15%;虧損面為 29.34%,虧損額為2.47億元,同比增長94.25%;產值利潤率為1.07%,同比下降2.89個百分點;人均利潤514元/人。
●產品銷售收入明顯下降
截止2月底,紡織機械行業的產品銷售收入為69.37億元,同比下降10.65%。銷售利潤率僅為4.15。產品銷售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明顯。
●應收賬款總額持續增長
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全行業應收賬款額為71.46億元,同比增長0.64%,占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的22.56%,同比增長0.33個百分點。
●產成品存貨增加
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全行業產成品為45.25億元,同比增長8.94%,占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的14.28%,同比增長1.28個百分點。
●產品出口交貨值下降
據中國紡機協會對1009家生產企業統計顯示,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產品出口交貨值為3.99億元,同比下降53.38%。22個生產紡織機械的省市中有15個省市有產品出口。在產品出口總量上,江蘇省排在第一位。
紡織機械產品出口交貨總值占全部工業銷售產值(現行價)比重全國為6.01%。從各省情況看,出口交貨值占工業銷售產值比重最高的是廣東省為29.77%,依次是上海市(15.18%)、福建省(10.28%)。出口交貨值排在前五位的是: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山東省和上海市,五省市出口交貨值相加占全部出口交貨值總額的94.01%。
●主要省市紡織機械生產銷售下降
主要省市的產品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明顯,這些省份分別為黑龍江省、山西省、天津市、上海市、北京市。漲幅前五位的省市自治區為安徽省、陜西省、四川省、江西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從主營業務收入總量方面看,江蘇省為20.57億元,占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29.65%,排在第一位,但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4.08%。
2月份紡織機械全行業產品銷售率為100.22%,同比增長7.26個百分點。
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
據海關統計,截止到2月底,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為4.04億美元,同比下降58.61%。其中進口總額為2.71億美元,同比下降62.42%;出口總額1.33億美元,同比下降47.78%。紡織機械進出口同比出現大幅下降。
各類紡織機械進口均有下降
●非織造布機械進口大幅下降
截止到2月底,紡織機械各類別產品進口同比都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非織造布機械,同比下降92.38%;針織機械仍居進口產品的首位,占比33.25%。
●進口德國紡織機械位居首位
2009年2月紡織機械進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德國、日本、意大利、英國和美國為主,占進口總額的84.87%。其中進口德國各類紡織機械位居首位,為1.00億美元,同比下降55.79%;只有織造準備機械進口同比增長357.32%。
●外商獨資企業進口紡織機械排在第一位
2009年2月,外商獨資企業進口紡織機械排在第一位,占全部進口額的45.67%。
●進口紡織機械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為主
截止2009年2月底,紡織機械進口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為主,進口總額1.14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41.89%,同比下降72.89%;外商投資企業作為進口的設備、物品排在第二位,進口總額為1.05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38.51%,同比下降51.46%。
●浙江進口紡織機械總額排在第一位
2009 年2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27個省市有不同數量的進口。浙江省、江蘇省、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位列2009年2月進口總額的前五名,占進口總額的80.00%。浙江省進口總額排在第一位為4112.59萬美元,同比下降30.74%,占比31.01%。
與去年相比,進口增長幅度最大的前五位是:四川省、重慶市、吉林省、安徽省、湖南省。
出口自2001年后首度大幅下降
2009年2月紡織機械行業產品出口1.33億美元,同比下降47.78%。這也是自2001年同比下降后的首度大幅下降。
●織機出口同比增長7.28%,其余各類設備均大幅下降
2009年2月,針織機械出口額為5100.99萬美元,同比下降32.90%,位居第一,依次為輔助裝置及零配件、印染后整理機械、紡紗機械、織機、化纖機械、非織造機械和織造準備機械,只有織機同比增長7.28%,其余各類設備同比均大幅下降。
●紡織機械出口印度總額最多
2009年2月我國共向11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紡織機械產品。
2009 年2月出口到以上國家和地區占全部出口額的52.63%,是我國紡織機械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出口到印度總額為2560.73萬美元,同比下降 19.88%,占全部出口總額的26.10%。在對印度出口中只有輔助裝置及零配件同比增長61.46%,其他各類紡織機械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紡織機械出口私營企業排第一位
在 2009年2月紡織機械產品全部出口金額中,私營企業排在第一位,所占比重同比增長7.31個百分點;獨資企業所占比重同比下降2.69個百分點。 2009年2月私營企業出口5889.77萬美元,同比下降25.17%,占全部出口額的44.41%,排在第一位。獨資企業出口3753.46萬美元,同比增長60.11%,占全部出口額的28.30%,排在第二位。其它依次為國有企業、合資企業、集體企業、合作經營企業。
●紡織機械出口以一般貿易為主
出口中以一般貿易為主,出口金額1.13億美元,同比下降42.23%,占出口總額的85.12%;進料加工貿易出口1748.57萬美元,同比下降 68.01%,占全部出口總額的13.19%;其他貿易方式出口138.65萬美元,同比下降55.68%,占出口總額的1.05%。
●浙江省出口紡織機械總額排在第一位
2009年2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共有25個省市自治區有紡織機械產品出口,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出口額占總額的97.66%。
其中增長幅度前五位的省市自治區是:云南、吉林、新疆、重慶、河北。出現負增長前五位是:山西省、湖南省、天津市、遼寧省和上海市。
綜上所述,紡織機械行業繼續延續著2008年的下降趨勢,紡機企業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注:2009年2月紡機行業主要經濟指標根據全國1009家生產紡織機械、器材企業的綜合統計資料匯總。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打印機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