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LED節能照明趨勢分析
在世界各國白熾燈禁令之下,作為其替代品的節能照明市場需求將迎來快速增長。而我國的LED產業經過2007年和2008年的快速成長、2009年將會更快地發展,在2010年前后,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期。
整個節能照明行業,按技術先進性可以分為普通熒光燈、節能燈(緊湊型熒光燈)、LED(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三大類產業。這里我們主要介紹市場廣闊的節能燈與科技含量高的LED照明。
在世界各國白熾燈禁令之下,作為其替代品的節能照明市場需求將迎來快速增長。而我國的LED產業經過2007年和2008年的快速成長、2009年將會更快地發展,在2010年前后,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期。
白熾燈禁令倒逼節能燈市場
"中國一年因電能利用效率低下造成的浪費相當于2.3個三峽電站的發電量。"2008年奧運會科技奧運工作委員會委員馬昕曾發表這樣的警示。使用節能燈,無疑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途徑。
2009年,國家將推廣高效照明產品1億只。此舉的目的在于"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高效照明產品生產企業的沖擊,更大程度滿足廣大城鄉居民對高效照明產品的需求,擴大節能燈的市場銷售份額,爭取更大的節能減排效果。"
去年12月底,國家發改委啟動《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行動計劃》編制工作。此前,國家發改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合作提出的《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項目》獲得了全球環境基金會(GEF)的批準。
根據項目概念文件,GEF資助中國1400萬美元以及25萬美元的項目準備金,以推動白熾燈生產企業轉型,加快完善節能燈推廣機制,以及制定和實施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的路線圖和專項規劃。
中國是照明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白熾燈產量占世界產量的1/3,緊湊型熒光燈產量占世界產量的80%。我國照明用電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采用節能燈替代白熾燈可節電60%-80%。如果把現有在用的白熾燈全部替換為節能燈,一年可節電480億千瓦時,占2008年三峽電站發電量60%。
從使用結構來看,國內用于普通照明的白熾燈約30億只,而節能燈大約只有4億只,兩者比例約為7.5:1,與全球大約4:1的應用比例相比,國內節能燈還沒有得到普遍的應用,節能燈替換白熾燈有相當大的空間。
早在2008年4月,財政部、發改委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定浙江陽光、雪萊特等13家高效照明產品生產企業,啟動了國家首批5000萬只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工程。中央財政按中標價格的50%補貼居民用戶,按30%補貼大宗用戶。一些地方還制定了配套補貼政策,如北京市在國家補貼居民用戶50%的基礎上,市、區財政又分別補貼30%、10%,推出"一元節能燈"政策;山西、廣西南寧市對不同用戶按照15%-40%的標準給予配套補貼;河北、陜西、寧夏、云南等地對低保戶、烈軍屬和困難戶等免費發放節能燈。
截至2009年1月底,在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中標企業共推廣節能燈6200萬只,超額完成了推廣任務,取得了多方面的顯著成效。
正因節能燈的節能環保功效得到全球的認同,歐美各國相繼出臺白熾燈禁用時間表。到2012年,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將禁售白熾燈。節能全球化必將為節能照明概念迎來全球性的機遇。在白熾燈禁令之下,全球節能燈市場將快速增長。 LED引發第三次照明革命
節能燈的節能效果相對于普通熒光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也是目前技術最成熟、最具有大規模推廣價值的照明產品。但新興的LED照明產業更被認為是當前能源短缺和環境壓力下,照明行業惟一可持續性發展的新一代綠色光源。
雖然LED技術不成熟,還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照明,但這卻是未來照明行業的發展方向。在同樣亮度下,LED照明耗電僅為普通白熾燈的1/10,使用壽命是白熾燈的80-100倍。在全球能源危機、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壽命長、節能、安全、綠色環保、色彩豐富、微型化的半導體LED照明已被世界公認為是繼火、白熾燈之后人類照明史上第三次照明革命。
LED照明產生的效益顯而易見,世界各國都在政府的大力資助下加快推進LED照明取代傳統照明的步伐,日本、美國、歐盟、韓國和中國政府都制定了相應的發展計劃。日本早在10年前就在世界率先推行"21世紀照明"計劃,并在2006年完成用白光發光二極管照明替代50%的傳統照明。日本還出臺政策明確規定企業或機構使用LED照明取代白熾燈照明,可獲得投資額130%超額折舊,或者是投資額7%的稅率減免。美國推出"下一代照明"計劃,在2011年前的第一階段,每年投資5000萬美元在LED照明產業。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鳥巢會場中央地板的LED屏幕,表演者身上的LED裝飾燈、空中升起的奧運五環等LED光源風光無限。LED在奧運工程中的出色表現,不僅帶動奧運城市LED照明產業的快速成長,更重要的是它所起到的表率作用,將會打消其他城市對于使用LED照明的顧慮。
雖然中國已經是全球照明行業的生產第一大國,但在LED領域卻遠遠落后于國外,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從2005年開始,科技部批準了大連、廈門、上海、南昌、深圳等五個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之后在2007年和2008年相繼批準石家莊、揚州等兩個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在政策、稅收和資金上給予長期支持。
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發電大國,美國現在每年照明用電6000億千瓦時;我國雖然人口是美國的5倍,但每年照明用電只有3000億千瓦時,僅為美國的 1/2,目前我國照明行業年產值已達800多億元,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預計,到2015年,我國LED照明占有 20%的照明市場(照明用電將超過5000億千瓦時)。
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10年前后,美國將有55%的白熾燈泡和日光燈被LED燈具替代,成為一個年產值超過500億美元的LED照明產業市場。有關數據顯示,到 2008年末,全球LED的應用市場總額達500億美元,未來5年內還將以14%的年增長率增長。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僅LED照明市場的規模就將達到1550億美元。
LED照明: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里?
面對如此大的"蛋糕",又如何從中分得一杯羹?
LED的制作流程包括上游的單晶片襯底制作、外延晶片生長,中游的芯片、電極制作、切割和測試分選,以及下游的產品封裝。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