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輪發電機負荷機架結構靜力學有限元分析
摘 要 介紹東風電機廠計算機中心利用PTC軟件公司Pro/Mechanica中的Structure部分,結合有限元分析法知識,對水輪發電機負荷機架實際工況下的剛度、強度及應力變形進行較詳細的分析,使得負荷機架的設計更加經濟、合理。
關鍵詞 負荷機架;有限元分析;最大應力;最大變形
1引言
負荷機架是水輪發電機承受高載荷的關鍵件,其尺寸大、重量重,設計中既要關注它的應力分布、變形情況,又要合理用材,優化設計。東風電機廠利用PTC軟件公司的Pro/Mechanica中的Structure部分,采用P單元劃分網格技術,為負荷機架的靜力學結構設計提供了便捷、準確、科學的計算手段。
2有限元計算模型及載荷處理
該負荷機架主要由機架中心體、上下圓板、8條支臂組成,其立體模型見圖1、圖2。由于其關于中心軸線旋轉對稱,所以取整個負荷機架的八分之一部分模型進行剛度、強度結構靜力學有限元分析,計算出整個負荷機架的變形及應力分布規律。
該機架為鋼板組焊結構,形狀比較規矩,可采用殼單元來求解。為了簡化,取消支撐墊板的支撐板以及所有的油水管路,大力筋上忽略起吊孔,內外合縫板不考慮它們相互間的變形而視為一塊整板。由于是對一個支腿進行分析,為了使計算結果代表整個模型,在模型的切面上要施加約束。
其基本數據如下:
負荷機架軸向載荷5880kN;
結構用材:q235,屈服強度σs=210~240MPa;
比重γ=7820kgf/m3;
彈性模量E=2.068×10.5MPa;
波松比v=0.29
參考溫度為21.85℃。
3主要計算結果
(1)首先對原始結構方案進行了分析計算,圖3為原始結構在承受軸向載荷時的應力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墊板1與下翼板結合處的應力值較大,同時大立筋I處的應力值也較大,其最大應力值為147。86MPa.
(2)為了確保負荷機架的安全、可靠,對原始方案進行了改動。在原始結構基礎上將墊板加長60m m,以躲開受力支點,在大立筋應力集中處加一對加強板。由圖4可知,應力值已經降到75.089MPa,更改達到預期目的。


(4)圖6、7、8是各方案的受力變形分布圖,其中以優化方案的變形值最大,為1.3048,小于1.5,但仍在規定范圍內。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