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指紋圖譜期待國產化
據第三屆臨床蛋白指紋圖譜技術研討會的牽頭人許洋博士透露:“中國將繪制更加精密的蛋白指紋圖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磁性微球芯片已經可以商用?!痹S洋在第三屆臨床蛋白指紋圖譜技術研討會上表示,因為工藝等原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磁性微球芯片在我國還只能交由一家美國公司進行生產。這項技術將使國內企業應用蛋白指紋圖譜技術時避開國外專利問題。
蛋白指紋圖譜技術是近幾年隨著國際蛋白質組學的興起而出現的一種新技術,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主要應用技術,適用于特異性蛋白指紋圖譜的識別與判斷,在臨床診斷應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中國臨床蛋白質組學的專家認為:“傳統的卵巢癌腫瘤標志物CA-125對于卵巢癌的準確率僅約25%,而蛋白指紋技術的準確率已達到99%。”
美國十分重視蛋白指紋圖譜技術的發展,美國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主席Dr. Andrew von Eschenbach在2005年宣布,美國將用蛋白指紋圖譜技術對腫瘤早期定型和PET-CT對腫瘤早期定位相結合等手段對腫瘤做出極早期診斷,使腫瘤在2015年成為非致死性疾病。分析人士認為,蛋白指紋圖譜技術是一種劃時代的診斷模式。該技術可以通過一個蛋白不同片段的變異,測出不同類型腫瘤或其他疾病,具有快速、簡便、準確及特異性強的特點。
據相關人士介紹,2003年,我國曾利用蛋白指紋圖譜技術為非典病人做早期臨床診斷,達到了診斷的快速、早期、方便、準確、靈敏。目前,國內一些大型醫院也已經啟動了蛋白指紋圖譜測定技術的引進工作,該技術在2004年被引進北京306醫院。306醫院的專家表示,目前北京306醫院會同北京安貞醫院,針對中國人肝癌蛋白組學改變的普查與研究工作正在深入開展。306醫院希望通過蛋白指紋圖譜測定技術,徹底破譯中國人乙型肝炎攜帶者的蛋白指紋,找到對于中國人DNA有意義的腫瘤標記物,從而進行肝癌的早期診斷,降低乙肝的轉癌率和癌癥的死亡率。
然而,也有專家同時指出,這項技術對人體不同類型腫瘤或其他疾病有望進行提前預警,但它自身也有致命弱點。目前該技術以血清檢測最為成熟,而對組織、血漿等的檢測還處于試驗階段,難以滿足醫院的多樣化需求。除此之外,該技術當前的主要應用領域是對腫瘤的檢測,對于同時檢測眾多疾病還無能為力。同時,不少醫院負責人表示,買一套這樣的設備實在太貴,研究成本過大;由于我國各地區氣候、居民生活習性等不同,其蛋白指紋圖譜也不盡相同。對此專家指出,只有當芯片產業進行國產化之后,國人才有望依靠這項技術受益。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突破紡織化纖檢測儀器的薄弱環節
下一篇:新型監測儀可在家中檢查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