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我國風電開發進入低風速時代

        4月底,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1.5兆瓦93米超大風輪低風速機組在安徽來安風場并網發電。

        這意味著,繼低風速風機后,在超低速風機技術領域內,我國又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低風速風機,在業內被稱為是改變我國風能開發格局的產品。

        援引我國低風速風電開發領軍企業龍源電力集團公司一位技術專家的話,此款93米風輪低風速風機使5.5米/秒的風資源區域也具備了開發價值,“從而使占我國風資源百分之三十的超低風速地區結束了無法有效開發風電的歷史。”

        可以說,我國風電開發進入了低風速時代。

        而這一歷史的開創者,則是上述超低速風機的研發者,一個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且頗顯另類的企業——遠景能源。

        遠景能源——低風速先行者

        說其另類,是這家企業自稱是由來自全球不同行業的一群夢想“偏執狂”聚集的智慧型公司,專為創新解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技術難題而存在。

        盡管聽上去不免張狂,但這家成立于2007年、像裝配汽車一樣裝配風電機組的企業,卻在2008年便把首批機組賣給了中國風電市場上最挑剔的客戶。

        到2009年,遠景能源又自主創新推出了全球首款87米風輪1.5兆瓦低風速風機,使廣大低風區域的風電開發成為了可能。

        但頗具傳奇性的是,其打算開發低風速機組產品的想法,卻是由一個問題引發的。2009年初春一次與風電領域友人的聊天后,遠景能源總經理張雷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中國低風速地區真的不具有開發價值嗎?”

        沒有答案。但張雷有著強烈的質疑。也正是這種質疑精神,推進了遠景能源在低風速領域的技術突破。

        而2009年,風電開發商在風資源較好的地區“跑馬圈風”得正為起勁,風機制造商上規模擴產能的熱度也正高,但遠景卻堅持把重心放在了這“最有價值的地方”。

        到2009年10月,其研發團隊已完成了1.5兆瓦87米風輪低風速機組的設計稿,并拉開了量產的序幕,“改變了中國風能開發利用的格局,結束了低風速地區無法有效開發風電的歷史。”

        由于既可以在低風速區域賺錢,且并網也不是問題,龍源電力甚至表示,“這款低風速風機,遠景有多少,龍源就要多少!”當然,這些“評價”是遠景1.5兆瓦87米風輪低風速機組為龍源電力的安徽來安風電項目帶來很好的收益之后才出現的。

        2011年初,作為國內首個低風速風電項目,來安風電場的順利并網發電,標志著安徽省這個中部煤電大省正式結束了無法開發風電的歷史,從沒有風電裝機,到規劃500萬千瓦并已實現60萬千瓦裝機容量。

        而這個突破,也引起了行業持續的關注。此前不受市場關注的低風速地區成了開發商競相追逐和儲備的“香餑餑”。

        對此,龍源電力一高層人士的評價是,“遠景的這款低風速風機產品,是我們還沒想到、但又正是我們繼續投資風電、加大開發風電力度所需要的產品。”

        在遠景能源研發總監George看來,該低風速機組研制成功,緣于遠景丹麥創新中心和中國研發團隊融合國際智慧而又針對中國低風市場的量身定制。

        它從改變歐洲風機風輪的“黃金比例”概念開始,采用了一系列全新、先進的控制技術,在提高發電量的同時,達到了降低度電成本的目的,讓風機在中國6米/秒風速的風場也可以為開發商賺錢。

        也因此,讓來安風場項目的人員最滿意的是,“相對于傳統的70~80米風輪機組,在成本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87米風輪1.5兆瓦低風速機組可以有效增加發電量7%~11%。”

        由此,中國低風速地區的商業價值開始凸現。

        而一年多后的4月30日,還是在來安風場,遠景的全球首臺1.5兆瓦93米風輪超低風速機組也順利實現了并網發電。

        該款風機的研制始于2011年初。“通過一系列全球專利技術,同時憑借在低風速領域獲取的大量第一手運行數據,以及對低風速風況獨有特點的準確把握,遠景的國際研發團隊將這款機組推向了最低風速5.5米/秒的廣大超低風速區域。”遠景能源丹麥創新中心研發總監安德斯介紹說。

        風向悄轉

        而在不經意間,中國風電開發的政策走向也在悄然改變。

        目前我國的風電開發主要集中在“三北”、東南沿海等風資源豐富的高風速地區,而低風速區的風電開發幾乎處于空白。

        隨著陸上高風速風場區資源的開發殆盡及并網瓶頸的日益凸顯,低風速風場開始受到關注。據統計,全國范圍內可利用的低風速資源面積約占全國風能資源區的68%,且均接近電網負荷的受端地區。

        2011年6月,國家能源局透露,正在研發風電分散式接入,以突破電網建設滯后的瓶頸,同時提升風資源并不特別豐富地區的開發利用價值。

        這表明,在經歷了三年風電大基地的建設后,中國的風電政策在向分散式接入傾斜。

        而在解釋此項變化時,能源局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我國風機制造商已在研制適合風速在5.5米/秒地區運行的風機。“如果這一技術取得突破,原來被認為不能利用的風資源,現在都將得以利用!”

        作為對風電基地外風電上網的有效補充,低風速風機可以分布式并網的方式減少對電網的沖擊。毫無疑問,低風速機組技術的創新,直接推動了分散式風能資源的開發。

        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看來,低風速風場開發目前尚處于萌芽狀態,但隨著陸上優質風資源圈占完畢,海上風資源競爭愈加激烈,未來各大電力集團必然會將目光投向低風速風場,這將是產業發展的趨勢。

        2011年11月1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指導意見》,將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定位為“位于風電負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規模遠距離輸送電力為目的,所產生的電力就近接入電網,并在當地消納的風電項目”。

        同時,為了突破并網瓶頸,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將“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模式改為“集中+分散”的方式,發展低風速風場,并鼓勵分散接入電網。

        據國家電網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白建華透露,作為大基地接入大電網之外的有效補充,低風速地區的風電裝機規模目標有望從不足10%提高到20%。

        這意味著,“十二五”規劃提出的1億千瓦風電裝機目標中,將有2000萬千瓦的份額屬于低風速風電開發。

        制造商謀局

        精明的風電開發商們已開始布局。

        除了上述國內首個低風速風電項目“來安風電場”,龍源電力表示,還將在安徽和山東等地興建一批低風速風場。

        去年年初,國電集團也拿到了福建省云霄縣青徑風電場工程項目的立項核準和風力開發權,將在那里建設低風速示范項目。其項目總裝機規模達49.5兆瓦。

        據悉,華電在湖南郴州地區也開始投資低風速風場。

        嗅覺靈敏的風機制造企業也紛紛開始行動。

        作為零部件供應商,中材科技、中復聯眾、時代新材等葉片制造企業已研制出了成品。

        金風科技的1.5兆瓦87米風輪低風速機組也于2011年進入了量產。同時在這一年,全球最大的風電制造商維斯塔斯也在中國市場推出了1.8兆瓦100米風輪機組。其中國區總裁唐瑪勒宣稱,V100風機是維斯塔斯基于成熟的2兆瓦產品平臺設計的、專門針對低風速風場開發的風機產品。

        此外,華銳風電和國電聯合動力等,也已宣稱其兆瓦級低風速風電機組下線。

        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低風速風機領域的大戰已經打響。而在自去年起便急劇降溫的中國風電市場上,其火藥味尤顯濃重。

        對此,曾經第一個吃螃蟹的張雷很坦然,“競爭者可以帶來風電市場容量的增加,目前的中國風電需要更多技術開拓者的進入,因為競爭可以激勵創新,也會讓企業變得更強大。”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欧洲一区|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成人网|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乱码|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八戒|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asmr国产一区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