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捷通:與中國智能交通行業一起成長
好的企業有的很低調,因而要發現他們就很難。我們眼前的紫光捷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這樣。當你站在清華科技園紫光大樓四層審視它時,你很難將如此簡單的辦公環境與中國高速公路機電建設市場領導者和中國最大的交通機電系統集成工程、交通產品與服務提供商聯系起來。
紫光捷通是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控股、致力于推進中國智能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的高科技企業。聚焦智能交通,并致力于在這一行業領域內的相關多元化發展,是紫光捷通給自己的定位。歷經十余年專業化發展,紫光捷通形成了交通機電工程、智能交通產品、智能交通服務的主營業務格局。
“從交通機電工程、到智能交通產品與智能交通服務,我們的三大主營業務以行業專業化為基礎,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協同效應。這是我們的核心優勢之一”。紫光捷通董事會秘書孫慶輝對《商務周刊》說,截至2006年末,公司完成建設項目近百項,建設里程達8000公里,占全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的20%,業務覆蓋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過去5年間,紫光捷通銷售合同年均增長率達43.91%。“2007年預計銷售收入達到8900萬元,同比增長88%,預計凈利潤同樣也將保持快速的增長。”紫光捷通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慕英莉對《商務周刊》表示,今后幾年,紫光捷通主營業務仍將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銷售收入、凈利潤預期均將有20%以上的增長速度。
這種自信來自于蓬勃發展的主營業務市場以及紫光捷通精心打造的核心優勢。根據交通部“十一五”交通規劃,未來三年中,以“五縱七橫”為代表的國家高速公路主骨架將建設完成,預計每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保持在4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機電建設市場容量將保持在50億元/年左右。
“紫光捷通的智能交通產品業務將成為公司的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僅僅是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照明節能產品市場,市場容量就有幾個億。”孫慶輝說,“明年我們的節能產品將會進行初步的推廣。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地把我們的產品做的更加完美,讓產品線構成更加豐富。。”
事實上,紫光捷通一直與清華大學密切合作,致力于研發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交通照明節能產品。2006年,他們成功研發出自適應電子斬控照明節能控制新產品,產品先后通過國家交通安全設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與山西新原高速現場節能檢測,節能效率達27%以上。同年,紫光捷通交通照明節能產品成功應用于中國最大的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隧道,以及湖北滬蓉高速隧道、山西雁門關隧道和湖南懷新高速隧道等。
紫光捷通的前身是清華紫光智能交通與控制工程事業部。1999年,該事業部正式進入智能交通領域。此前,國內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完全由國外企業掌握。
“當時的工程造價奇高,我們發現這個行業有巨大的潛在機會,感覺到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是這個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慕英莉說。紫光捷通與清華大學智能交通研究所密切配合,先后完成高速公路收費系統軟件、高速公路監控系統軟件以及動態稱重產品、照明節能產品的研發設計。2002年,公司研發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收費系統”、“高速公路監控系統”順利通過中國軟件評測中心評測并列入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
2002年11月8日,對紫光捷通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紫光捷通以原清華紫光智能交通與控制工程事業部為基礎正式成立,公司注冊資金1600萬元。
2002—2005年期間,紫光捷通都在行業內位列三甲;而在此后,迅速成長的紫光捷通初步確立了其在高速公路機電工程行業的領導地位。2007年8月,紫光捷通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紫光捷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希望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廣泛合作,打造紫光捷通在交通行業的產品群。聚焦交通行業、實現專業化發展是我們的基本策略;讓中國的交通更加便捷,讓我們的同事、股東和客戶的生活更加美好,則是紫光捷通成長的目標。”孫慶輝說。
紫光捷通是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控股、致力于推進中國智能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的高科技企業。聚焦智能交通,并致力于在這一行業領域內的相關多元化發展,是紫光捷通給自己的定位。歷經十余年專業化發展,紫光捷通形成了交通機電工程、智能交通產品、智能交通服務的主營業務格局。
“從交通機電工程、到智能交通產品與智能交通服務,我們的三大主營業務以行業專業化為基礎,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協同效應。這是我們的核心優勢之一”。紫光捷通董事會秘書孫慶輝對《商務周刊》說,截至2006年末,公司完成建設項目近百項,建設里程達8000公里,占全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的20%,業務覆蓋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過去5年間,紫光捷通銷售合同年均增長率達43.91%。“2007年預計銷售收入達到8900萬元,同比增長88%,預計凈利潤同樣也將保持快速的增長。”紫光捷通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慕英莉對《商務周刊》表示,今后幾年,紫光捷通主營業務仍將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銷售收入、凈利潤預期均將有20%以上的增長速度。
這種自信來自于蓬勃發展的主營業務市場以及紫光捷通精心打造的核心優勢。根據交通部“十一五”交通規劃,未來三年中,以“五縱七橫”為代表的國家高速公路主骨架將建設完成,預計每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保持在4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機電建設市場容量將保持在50億元/年左右。
“紫光捷通的智能交通產品業務將成為公司的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僅僅是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照明節能產品市場,市場容量就有幾個億。”孫慶輝說,“明年我們的節能產品將會進行初步的推廣。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地把我們的產品做的更加完美,讓產品線構成更加豐富。。”
事實上,紫光捷通一直與清華大學密切合作,致力于研發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交通照明節能產品。2006年,他們成功研發出自適應電子斬控照明節能控制新產品,產品先后通過國家交通安全設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與山西新原高速現場節能檢測,節能效率達27%以上。同年,紫光捷通交通照明節能產品成功應用于中國最大的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隧道,以及湖北滬蓉高速隧道、山西雁門關隧道和湖南懷新高速隧道等。
紫光捷通的前身是清華紫光智能交通與控制工程事業部。1999年,該事業部正式進入智能交通領域。此前,國內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產品完全由國外企業掌握。
“當時的工程造價奇高,我們發現這個行業有巨大的潛在機會,感覺到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是這個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慕英莉說。紫光捷通與清華大學智能交通研究所密切配合,先后完成高速公路收費系統軟件、高速公路監控系統軟件以及動態稱重產品、照明節能產品的研發設計。2002年,公司研發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收費系統”、“高速公路監控系統”順利通過中國軟件評測中心評測并列入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
2002年11月8日,對紫光捷通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紫光捷通以原清華紫光智能交通與控制工程事業部為基礎正式成立,公司注冊資金1600萬元。
2002—2005年期間,紫光捷通都在行業內位列三甲;而在此后,迅速成長的紫光捷通初步確立了其在高速公路機電工程行業的領導地位。2007年8月,紫光捷通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紫光捷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希望不斷加強自主研發,廣泛合作,打造紫光捷通在交通行業的產品群。聚焦交通行業、實現專業化發展是我們的基本策略;讓中國的交通更加便捷,讓我們的同事、股東和客戶的生活更加美好,則是紫光捷通成長的目標。”孫慶輝說。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