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已基本制定完成,規劃內容較為明確地提出了機器人產業發展目標,明確自主品牌機器人國產化率達到50%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六軸工業機器人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工業機器人應用量達到80萬臺
機器人企業對東莞展會的熱衷源自東莞制造業轉型升級衍射巨大市場需求。記者獲悉,目前,東莞正謀劃以融資租賃等新方式撬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這也為制造業從低端走向中高端埋下伏筆。
端感知設備市場千億增長快速,傳感器進口替代空間大。作為實現智能制造深度感知功能各類傳感器,目前產業體系已形成,但國產化率僅33%,進口替代空間大。
2015年的世界機器人數據(WorldRobotStatistics)顯示:未來三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將每年以15%的增速不斷提升。到2018年,全球銷量將翻一番,達到40萬臺。
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推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與推廣,11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以下簡稱九江石化)召開石化行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日前,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率公安、消防等部門前往展館現場察看“智博會”籌辦工作。袁寶成希望,東莞以辦好“智博會”為契機,開創東莞機器人“人口新紅利”。
近日,公司與廣州風神物流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以東風日產花都一工廠生產物流為自動化研究對象,涵蓋汽車采購物流、生產物流、整車物流、售后備件物流等供應鏈相關領域的自動化研究及應用,展開汽車物流自動化樣板規劃研究。
焊裝自動化率100%,噴漆自動化率100%,國內汽車業界公認難度很大的密封膠涂抹環節,也首次實現100%自動化。大量使用無線射頻識別裝置、高精度傳感器、視覺識別系統,實現了部件規格自動識別、快速機種
由于智能家政服務機器人的許多核心技術、特別是人型機器人技術還不成熟,所以目前大多是以輪式移動平臺,通過互聯網和軟件編程,實現一些簡單實用功能。
自2013年1月引入佛山電梯行業第一臺焊接機器人起,珠江中富的自動化之路開始向智能化轉型,去年珠江中富的生產車間又多了3臺搬運機器人。此外,一條新的長約30米的電梯轎架部件成形生產線也將在11月底到位。
工業機器人在許多生產領域的使用實踐證明,其在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及經濟效益、改善工人勞動條件等方面起著難以替代的作用。
工業4.0產融戰略專家羅百輝指出,事件性驅動疊加政策預期,智能制造主題再獲關注,在“中國制造2025”的浪潮下,智能制造的巨大風口將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機器+人工智能才是機器人。如果機器人沒有人工智能的功能,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未來10年,我們將迎來機器人產業2.0時代。當前人工智能的雛形已經顯現。
做到人機協作后,如何將機器人進行互聯,實時掌握工業數據和加工過程,是工業4.0的最終目標。這樣的要求,也讓眾多機器人公司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
隨著互聯網、自動化技術發展日新月異,IT技術、以太網逐漸進入建筑,為建筑綠色化、智能化提供動力,將建筑帶入一個飛速發展的數字化時代。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制造技術與移動互聯網之間創新融合步伐的不斷加快,發達國家紛紛作出戰略部署,搶占機器人產業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