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頻道

      本土機器人受擠壓 市場雖大卻難以發力

        中國機器人產業近來發展勢頭迅猛,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機器人企業也在短短幾年間從幾十家發展到幾百家。

        然而,雞年伊始,新松總裁曲道奎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3000多家機器人企業中,只有10%的機器人企業有競爭力,其余90%什么都不像,只是充一個概念。

        究竟是什么阻擋了中國機器人企業前進的步伐?

        雷區一:機器換人

        ——擠壓本土機器人生存空間

        走進廣東省的一些工廠,你會看到以下景象:幾臺機器人正在做著百名全職工人該做的事兒,機器臂從半成品中抓起水槽,把它們打磨得閃閃發光,再放到自動行駛的小車上。

        其實,不僅是廣東,在中國整個南方沿海制造業地帶,成千上萬的工廠正向自動化轉型,這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機器人工業革命。

        表面上看是人力勞動成本太高,所以需要大量使用機器人,從深層次來看,機器人換人是一個國家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blob.png

        目前,中國通過對購買機器人的企業給予現金補貼方式,來刺激市場需求,鼓勵傳統企業大量使用機器人。這一舉措,一方面有助于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則是推廣機器人技術示范應用的良好嘗試。

        2014 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銷售22.7 萬臺,國內市場5.6萬臺,占全球市場的20%。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銷量超過75000臺,全球每售出3臺機器人,就有1臺賣到中國。中國的機器人發展高速已經引起了國外媒體的注意:未來中國工廠的機器人運作數量將超過其它任何國家。

        而這就可以說中國的工業機器人水平也超越了所有國家嗎?

        答案是否定的。

        中國的機器人總體數量并不小,不過中國人口眾多,平均下來,中國的機器人覆蓋率還是很低。并且,最要命的是,國內機器人在國內市場僅有1.6 萬臺的份額,在中高端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領域基本依賴進口。

        在傳統機器人領域,中國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超越。無論是機器人本體部分,還是伺服電機、控制器和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領域,未來10 年內中國基本上不可能實現完全自主化。

        所以問題來了,“機器換人”中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既然都是依靠外援,那么,這項政策如何能夠實現本土機器人的成長?

        當前的“機器換人”并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產業轉型升級,而只是局部地調整,只是簡單地增加了一些機器手來代替一線產業工人。機器換完了,本土的機器人產業又該如何發展?

        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產業轉型升級應該是對企業進行總體設計,從生產環節、營銷環節、管理環節,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全面改造,機器人只是生產線上的工具。

        當然,這樣的改造并不適合所有的企業,不僅投入非常巨大,而且對產品和市場要有足夠信心。有些企業的產品可能并不具有好的市場,改造的意義已經不大;還有一些企業完全沒有改造的意義,就應該關閉。中國現在僅僅依靠政策手段刺激企業購買機器人改造傳統生產工藝,效果還是有限的,應該從本地產業發展,整體布局考慮。

        雷區二:傳統招商模式

        ——不適應機器人產業發展

        中國是工業化后起國家,通過制造業實現原始積累,在全球制造業中占的比重超過20%,解決了大量的勞動力就業,創造了大量的GDP,培養了大量的產業工人。

        但是,今天中國的制造業發展已經達到一個新的臨界點,勞動力短缺現象將長期存在,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

        未來中國不是不發展制造業,也不是將大量的傳統制造業關閉,而是要利用新興技術改造、淘汰、扶持新興產業的發展,重塑制造業新格局。

        機器人作為高端制造業的典型代表,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地方政府都希望大力引進機器人企業,做大機器人產業。他們想到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是和國外機器人企業合作,吸引國外企業投資建廠。吸引外國機器人企業到中國來投資建廠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招商引資模式。

        通過這種招商引資模式引進的機器人項目可以很快生產出相對成熟的機器人產品,本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搶抓機器人產業發展先機,一開始就停留在生產制造環節,甘于充當外資企業的生產車間和生產工廠,很顯然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起點就太低了。中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傳統制造業占比太大的情況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就該調整這種戰略了。

        引進外資企業投資建廠的模式僅僅適用于中西部地區。沿海發達地區應該站在機器人和3D打印產業的制高點上思考和布局,帶領機器人產業走出“世界工廠”的發展誤區,而不是千辛萬苦把傳統產業淘汰以后,馬上又引進一批新的生產制造企業進來,5年、10年以后再下大力氣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沿海發達地區也該營造國際化的創新氛圍。具體而言就是吸引國際化的研發人才和風險資本,構建國際化的投融資環境,從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國際間的對話交流、產業孵化入手,而不是一說到發展機器人就去引進國外機器人企業前往投資建廠。

        要知道,硅谷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在于兩大要素:一是以斯坦福大學為核心的人才支撐,二是集聚了全球風險資本。很多科技中心之所以失敗,在于只注重了人才的重要性,忽視了資本的力量。高科技成果轉化需要資本的介入,這才是科技創新的完整理解。

        雷區三: “機器人示范基地”遍地開花

        ——不具有示范性

        在中國,一些城市僅僅依靠引進一兩家國外機器人企業建了幾個生產車間,有關部門就授予“機器人產業示范基地”。很多合資或獨資的機器人企業沒有實驗室、沒有研發中心、沒有研發團隊,實質就是一個生產車間。

        這樣的示范基地對當地產業又將帶來哪些幫助?

        傳統機器人產業在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后,也面臨新一輪轉型升級的挑戰。未來在工業4.0 的大背景下,一件產品在哪里生產制造并不重要。中國應設法進入機器人產業的中高端,而不要僅停留在生產加工環節。

        “機器人示范基地”是必須的,可是這種榮譽應該授予那些在全球機器人行業擁有絕對或部分話語權的科研機構和企業,鼓勵它們進一步壯大,帶動中國整個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雷區四:“市場換技術”

        ——將重蹈汽車產業覆轍

        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

        中國工業機器人2016年到2017年的銷量增速分別為23.9%、25.8%,2017年機器人銷量將超過10萬臺。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與保有量將分別超過到15萬臺與80萬臺,,到2025年機器人年銷量將達26萬臺。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各路大佬擠入中國市場,一時間各路機器人在中國風云四起。在外資巨頭庫卡、ABB等紛紛通過本土企業使自己更加適應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國內的機器人企業也在試圖分割這塊肥肉。

        然而,盡管中國機器人市場熱度高漲,機器人企業 “小而散”,高層次人才嚴重短缺,科研基礎薄弱等現狀讓人擔憂。

        在工業機器人產業全球重要專利申請人中,日本安川電機與發那科公司分別位居全球前兩位,三星、日立、本田、索尼、庫卡、西門子等公司緊隨其后。令人遺憾的是,在全球相關專利申請量Top15的排名中,中國國內專利申請人無一上榜,中國國內企業與國際巨頭之間的技術實力差距明顯。

        那么,用市場換技術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慘痛教訓是:用市場換技術。市場讓出來了,技術卻沒有得到。

        中國的機器人企業應該學習特斯拉汽車的經驗,勇于跳出思維的怪圈,尋找新的商業模式,而不是就技術發展談技術。任何技術都是有生命周期的,絕對沒有一成不變的技術,而任何技術的更新換代一定是跨越式的。

        過去,中國汽車產業遲遲發展不起來,關鍵是發動機技術不能突破,可是,特斯拉汽車不需要發動機,它瞄準的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下一個方向:純電動汽車。

        特斯拉的成功更多應該歸功于商業模式的創新,特斯拉的核心產品是商業模式,而不是電機、電控。特斯拉所使用的電機、電控這些純電動汽車領域的核心零部件并不是自己生產的,而是全球采購。在互聯網時代,真正的核心產品是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

        中國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發展落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中國的工業化任務還沒有完成。如果,機器人產業要想超車,可行嗎?

        其實,不一定是超過別人,能夠追上去也不錯。但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要有國際化的、一流的研發人才。即使有機器人領域的人才還不夠,還必須是國際化的、處于機器人領域最前沿的研發人才,只有他們才能夠精準把握最新的發展路線和發展方向。

        二要有可持續的資金投入。錢是硬通貨,沒有錢要搞科研是絕對不可能的。究竟需要多少錢,沒有人知道,但需要的時候隨時就該有錢可以支配。

        今天人們贊嘆谷歌、微軟、蘋果這些互聯網大佬們真的很厲害,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們有多少投入。

        在國際上,上千人的研發團隊,每年投資10 億美元搞科研的企業不在少數,而且有的少則投資五六年,多則十多年,他們能夠沉住氣,堅持下去。有些科研項目連續五六年沒有任何成果出來,他們都覺得很正常。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心情潘金莲 |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冲田杏梨高清无一区二区|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播放|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直播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jizz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站|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看| 无码日本电影一区二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