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日智能工廠 共筑中國制造強國
如今,智能制造日益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隨著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正式發布。地方和企業積極響應,紛紛出臺系列推進方案和配套措施。不久前,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及江蘇省財政廳共同印發了《關于發布第二批江蘇省示范智能車間名單的通知》。新日電動車總部工廠獲得“江蘇省智能工廠”認證。
那么,現實版的中國智能制造究竟是什么樣的?智能工廠又如何引領中國制造的未來?
1.走進智能工廠的“神經中樞”
近年來,新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開展新型智能化硬件及軟件協同和系列轉型實施項目,逐步實現向智能制造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先后被江蘇省經信委評為“江蘇省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
2014年,新日電動車借助國內最大的軟件供應商用友公司開始打造“智能工廠”,實現了生產管理層面的數據和業務綜合集成應用;同時,新日引進了一大批世界頂級生產設備和工裝夾具,初步實現了生產管理層面的數據和業務綜合集成應用。
新日電動車新聞發言人、總裁辦主任陳開亞介紹道:“目前,新日生產線已有24個關鍵工位引入了智能化監控系統,并已做到了生產全程可追溯。”
2.讓制造變“智造”的新模式
2010年我國第一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但工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突出。智能制造,對于傳統制造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意味著什么?
智能工廠的建設目標,就是使企業最終達到安全環保、最優生產、效益最佳、勞動生產率最高的狀態。
在數字化基礎上,新日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的信息化讓工廠更有可能從制造轉變為“智造”:早在數年前,新日就已購進了一批焊接機器人,大大提升了產品品質,與人工作業相比,焊接機器人在工藝上可以做到無縫焊接,且更加均勻、光滑,保障了電動車在路況顛簸的時車身的整體強度。同時,新日還擁有業內唯一的一臺電摩安檢線設備,可按機動車標準檢驗產品品質。
2015年七月,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評審委員會發布了“2015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榜單”,新日電動車憑借83.95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電動車行業榜首。
陳開亞坦言,智能制造必將引發制造業革命,它不僅僅是單一設備的智能化,而且是貫穿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管理、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智能工廠不斷創新的“道路”,沒有盡頭。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