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軟硬件齊爆發 掀起開源潮
經過最近幾年的積蓄力量,人工智能軟硬件都掀起開源潮,語音、視覺等感知層面的技術更加成熟,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開始面向人工智能發力。
艾瑞咨詢分析師林仁翔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語音、視覺等涉及感知層核心技術的商業解決方案已經落地,2016年與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創業會更熱。
創業公司與巨頭共舞
過去的2015年,人工智能使用GPU并行計算神經網絡,加上大數據積累,使得算法性能和計算速度有所提升,在感知層面的發展更加深入。
越來越多的大公司開始在這一領域布局,百度成立了無人駕駛事業部,并完成了第一次路測,騰訊也成立了智能計算與搜索實驗室。從巨頭的戰略布局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熱度會繼續升溫。
同時,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公司已有百余家。這些創業公司,大多數從技術較為成熟的語音和圖像應用切入人工智能產業。
從人工智能的發展熱潮看,2016年在該領域創業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百度總裁張亞勤在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說,未來幾十年的技術,人工智能都是基礎,也是發展其他一切的動力,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都可考慮人工智能。
艾瑞咨詢《2015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現有百余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約有65家拿到過投資,融資總額達到29.1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金額約為12.6億元。
該報告還顯示,投資過人工智能的機構越來越多,已從2014年不足30家發展到2015年的48家。
北極光創投副總裁蔡偉表示,“人工智能發展到爆發階段不是偶然,背后的大數據和計算能力就是火箭的燃料,人工智能領域有很多機會,我們也會在人工智能領域繼續布局。”
國潤投資董事長王鵬威透露,該機構2016年也會關注人工智能領域,主要方向是人工智能在軌道交通領域的應用,目前與投資對象正在接觸中。
垂直領域的應用是機會
技術創新最終還是要回歸商用層面。以語音識別技術起家的創業公司出門問問,現在已實現從軟件到硬件的跨越。出門問問CEO李志飛告訴記者:“我們自成立以來,一直努力尋找通過將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到消費產品,定義下一代人機交互的方式。”出門問問語音搜索APP以后,又發布了搭載自家操作系統的智能手表Ticwatch,就是將軟件技術落地到硬件產品。
李志飛認為, 2016年將進入人工智能AI3.0時代,從軟件到硬件、從信息到服務,人工智能在消費領域的生態會更加完整,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等硬件平臺的加入,以及車載、家居等多個應用場景都會被實現。
蔡偉表示,目前的核心技術是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和視覺識別,與之對應的垂直領域的應用開發,會有更多機會,而被熱炒的無人駕駛在現實場景中實現商用還是很難。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