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暖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天氣越來越寒冷,電暖寶、電熱毯、電暖器等電取暖用品成了暢銷品,但市場上的電暖產品良莠不齊,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有關專家提醒消費者:電暖產品市場魚龍混雜,消費者選購、使用須謹慎。
近日,大連市甘井子區的張女士在使用電暖寶時,不料電暖寶爆裂,造成自身嚴重燙傷,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植皮手術治療。據張女士回憶:11月初,她把正在充電狀態下的電暖寶放在了腿上,結果悲劇發生了,只聽“砰”地一聲,電暖寶在腿上瞬間爆裂,里面的液體浸透了褲子,隨之而來的是被燙的刺痛感。經檢查,腿上已全是大泡,于是她便自行買了燙傷藥膏進行涂抹,沒想到到了第三天,結疤下面的皮膚全部感染,這下張女士慌了神,趕緊到醫院檢查治療。醫生說需要入院進行植皮治療,全部費用大概三四萬元。張女士說,這個電暖寶是她1年前在小商品批發市場花30元錢買的,現在賣東西的人早已不知去向,也不知道生產廠商,只能認倒霉了。
11月23日,記者在大連市內的幾家市場看到,電暖產品品牌多而雜,有的和一些知名品牌僅一字之差,有的通體全是“洋文”,有的則缺少保修卡、使用說明書等。在一家雜貨鋪里,記者翻看著一疊堆在一起的電熱毯,發現縫在邊角上的使用說明標志上的內容都很簡單,而除了夾在其中的一張三角形的寫有“合格”的產品合格證外,其他諸如保修卡、質量保險證、生產許可證編號、使用說明書等資料全部沒有。“這些電熱毯都保修1年,我們賣了好幾年了,從來也沒出過啥問題。”一位店主試圖打消記者的顧慮。
在大連西安路商業區附近,記者看到一些商鋪和路邊攤販在出售各種樣式的花花綠綠的充電式暖手器,價格一般在15元到30元之間,由于價格便宜,引來不少消費者駐足詢問。在一家電暖寶攤位上,記者問及使用時的安全問題,攤主雖一口表示“沒問題”,但同時也拿不出包括使用說明書在內的任何資料,而產品的外包裝盒背面也只是粗略地介紹了如何通電使用,并沒有詳細的注意事項和國家規定必須標注的產品面料、內含物等方面的說明。不僅如此,外包裝上也沒有生產廠址、生產日期等信息。在不遠處的另一個攤位上,正在出售幾款電熱水袋等電取暖用品,記者隨手拿起一個電熱水袋,找遍里外都沒看到生產廠商和聯系電話。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他們均表示選購電暖寶就是看價格、外形,沒注意過質量問題。對此,業內人士提醒:劣質電暖產品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傷害,如引發燙傷、觸電甚至火災等意外,因此消費者盡量到正規商場購買。購買時首先要查看產品標簽,如果沒有生產廠家、生產地址等信息,則屬“三無”產品,不要購買。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