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專題規劃十二五物聯網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十二五”物聯網應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體系昨日“2010年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現場。IC 圖
有觀點認為,發展物聯網,將會對現有的一些法律法規政策形成挑戰,例如信息采集的合法性問題、公民隱私權問題等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昨天在上海表示,工信部已將物聯網規劃納入到“十二五”的專題規劃,正在積極研究推進。
張峰是在“2010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暨第三屆上海通信發展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張峰說,“十二五”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期,面臨著全球范圍的競爭和合作,“十二五”期間中國物聯網應“初步形成產業體系完整、創新能力增強、應用水平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的良性發展格局”。
物聯網被譽為又一次信息產業革命,其應用范圍幾乎覆蓋了各行各業。目前,物聯網已被中國正式列為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與會者在論壇上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物聯網將成為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的又一個萬億元級新興產業。至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聯網的終端將達500億個。
中國聯通集團副總經理李剛說,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物聯網正在引發新一輪的生活方式變革。以中國國內RFAD為例,在2009年就達到了85億元,居全球第三,僅次于英國和美國。
市場空間是誘人的,但問題同樣不少。張峰指出,中國物聯網發展存在諸多瓶頸,表現為:標準體系尚待突破,需加快構建物聯網標準化體系;規模化應用還不足,目前國內物聯網應用需求仍處于比較低的層次;物聯網仍面臨一些安全方面挑戰;跨行業合作與資源共享還存在一些壁壘。
他表示,“十二五”期間物聯網在產業體系方面要初步形成從傳感器、芯片、軟件、終端、整機、網絡到業務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領軍企業;創新能力方面,要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實現自主研發、技術創新;在國民經濟和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形成物聯網的規模性應用;安全保障方面,集成網絡和重要信息安全防護水平要提升,重點和關鍵應用要安全可控。
此外,與會者還提出,發展物聯網,將會對現有的一些法律法規政策形成挑戰,例如信息采集的合法性問題、公民隱私權問題等等。這些需要政府盡快制定相應的“游戲規則”。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