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準入標準,八成鋼企將淘汰
工信部一位官員表示,目前國內鋼鐵企業大約有300~400家,其中能達到準入條件的大約只有80家左右。這意味著全國約五分之四的鋼鐵企業將面臨行業準入“生死劫”。
本報訊 工信部近日開始對《現有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準入條件及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公開征集意見,根據《辦法》,產能在百萬噸以下的普通鋼企和50萬噸以下的特鋼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而產能規模并非政府對鋼鐵企業制定的唯一準入條件,《辦法》對現有鋼鐵企業還規定了另外5個準入條件。
《辦法》將公開征集意見至本月16日。工信部官員表示,不排除終稿出現變數的可能。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上述各個“門檻”,《辦法》提出,若企業無法滿足除生產規模之外的準入條件,則要按照準入條件的要求進行整改,整改無望的企業將被勒令逐步退出鋼鐵生產。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表示,目前頒布的這一《辦法》,后續能否很好地落實和監管才是最重要的,從歷年頒布的鋼鐵產業政策來看,真正執行好難度比較大。
鋼鐵企業六大準入條件
《辦法》對現有鋼鐵企業的生產經營從六個方面提出了準入條件,包括產品質量、環境保護、能源消耗和資源綜合利用、工藝與裝備、生產規模,以及安全、衛生和社會責任。
根據《辦法》,現有鋼鐵企業須具備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并獲得ISO9000系列標準認證,且兩年內未發生重大產品質量事故。
在環保方面,《辦法》要求鋼鐵企業必須配套完備的污染物排放監測和治理設施,兩年內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掇k法》要求企業噸鋼污水排放量不超過2立方米,噸鋼煙粉塵排放量不超過1千克等。
《辦法》要求所有鋼鐵企業必須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對鋼鐵行業最核心工序的高爐工序,《辦法》要求其能耗不得超過411千克標煤/噸等。
在工藝與裝備方面,《辦法》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約束性指標。例如,要求企業的高爐有效容積400立方米以上等。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