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物聯網需要遠略與耐心
雖已是冬季,但對于物聯網該如何深入發展的討論依然熱烈。在之前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傳感網)博覽會上,劉海濤與他的團隊隆重亮相。會后,這位被譽為“學術企業家”的創業者對于物聯網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近日,本報記者特意采訪了無錫感知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海濤,就整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前景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攻關物聯網“操作系統”,迎來規模產業化
1999年,劉海濤決定扎根物聯網領域時,全國物聯網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很多人甚至對此完全沒有概念,而國外物聯網發展早已是風生水起,擺在劉海濤面前的可謂是一條遍布荊棘的道路。
“物聯網的概念其實很簡單,關鍵在于物與物之間聯通的傳感器。但物聯網又很復雜,因為它涉及的領域實在太廣泛。”劉海濤說,如果說單一領域我國已經擁有一些不輸于外國技術的企業的話,那么如何將這些表面上看來毫無關聯的物聯網技術統一于一個模式中則成為當前最大的難題。
“打個比方,為何微軟如此偉大且不可替代?因為它擁有一套獨立的操作系統,而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可謂是攻關物聯網的‘操作系統’?!痹诒姸嗉姺睆碗s的物聯網技術中凝練共性,這在別人看來也許是天方夜譚,但經過多年深耕,一整套基于劉海濤“感知社會論”的“共性平臺+應用子集”系統已日漸成熟。
開發這套系統的意義何在?用專業人士的話說,就是為了形成物聯網規模產業化?!靶〈蛐◆[沒有意思,作為全國物聯網領域的標兵,我們理應形成巨大規模,成為行業翹楚?!遍L期堅持“產業、金融、商業”深度融合模式的劉海濤,對于今后的謀劃顯得信心滿滿。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感知集團決定轉向產業化方向開始,發展可謂迅猛,去年的主營業務總產值達到18.5億元,增幅超過300%,今年上半年產值接近100億元,同比增長了10倍,3年來首次年產值超過百億已無懸念。
縱觀全局亦有可喜之處。據了解,2013年無錫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1405億元,增幅連續三年超過30%。而作為國家物聯網首席科學家、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組長,在劉海濤眼里,全國物聯網產業也在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產業規模年復合增長率接近30%,我國成為itu和iso物聯網工作組的主導國之一,應用示范蓬勃興起,交通、物流、環保、醫療、安防、電網等領域的應用市場規模已達數百億元。
炙熱的產業環境中,更需要從業者理性思考
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與物聯網結合在一起,由此產生的效益有目共睹,整個物聯網產業規模在迅速擴大。漂亮的數據印證著不凡的成績,但并不能完全掩蓋存在的問題。
“現在物聯網話題很是火熱,相信不久的將來真的會融入到千家萬戶的生活,但現階段,更需要靜下心來冷靜思考,而不是盲目投入?!闭劦阶霎a業的心態,劉海濤依舊堅持謹慎的態度,他表示,感知集團雖然已進行了物聯網技術的大規模產業化,但整個物聯網產業仍處于規?;那耙埂?/P>
在以往的采訪中,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一項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技術,研發成功后卻沒有相應的市場需求,只能成為可惜的“標本技術”。每當談到企業發生這樣的情況,劉海濤臉上都有無法掩飾的扼腕之情。
世間萬物,經世致用?!罢f到底,物聯網是為便利企業和老百姓而存在的,出現那樣的情況,顯然已經背離了初衷?!闭劦饺绾伪苊忸愃魄闆r的發生,劉海濤認為體驗很重要?!艾F在講究用戶體驗,其實就是研發應以應用需求為先,研發者應該首先把自己當成客戶,而不是一廂情愿地‘閉門造車’。否則,一個再天才的設想都會因為缺乏市場需求而夭折。”
和許多人的觀點不同,在物聯網企業發展過程中,劉海濤始終倡導一種“長板理論”,主張不斷強化已有優勢,反對投入大量資源去彌補“短板”。在他看來,這完全可以借由差異化合作來達到優勢互補,將原有劣勢消弭于無形。
“物聯網是留給有眼光、有耐心的人來做的,如果決定投身于此,那就必須具備先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急功近利只會欲速則不達?!标P于物聯網的健康發展,劉海濤始終顯得很冷靜。
看一個企業乃至一個產業是否具備國際競爭力,關鍵在于“標準”的制訂。據悉,感知集團制訂的全球物聯網架構(iot)剛剛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可,這意味著我國成為物聯網領域“游戲規則”的主要制定者,無錫也成為了全球物聯網發展的高地。做這么多,劉海濤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成為行業領軍者,“摸過更多的石頭,讓別人少走彎路”。“在這個領域,我一向不大認同‘產業鏈’這個概念,我希望能夠構建一個完整健康的‘產業網’,讓企業形成巨大的合力。這也許就相當于打造一個‘中國物聯網的中國結’吧?!眲⒑硎?。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