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套HFC-23分解裝置項目在浙江投產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與日本JMD公司就國內首套500噸/年HFC-23分解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進行了生產交接儀式,目前這個項目已經正式轉為巨化股份公司承擔其日常運行管理,這標志著巨化成為了中國最先實施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的氟化工企業。
CDM是“清潔發展機制”的英文縮寫,是發達國家締約方為實現部分溫室氣體減排義務與發展中國家締約方進行項目合作的機制,其目的是幫助發展中國家締約方實現可持續發展,幫助發達國家締約方實現其量化限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以促進《京都議定書》最終目標的實現。
巨化目前已是全國最大的氟化工基礎原料生產基地,其麾下的甲烷氯化物、F22、PTFE、六氟丙烯等生產裝置的技術水平、裝置規模名列全國前茅。HFC-23是制冷劑HCFC-22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其溫室效應潛能值是二氧化碳的11700倍,直排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而CDM在化工行業主要就是通過減排HFC-23來實現。此次巨化與JMD公司合作的是一套1.5萬噸/年的生產裝置,采用日本先進技術,將HFC-23分解為二氧化碳、氟化氫和鹽酸,從而大大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助于緩減全球氣候變暖。
據悉,巨化日前投入運行的該分解項目年折合二氧化碳減排量約562萬噸,日本JMD公司則自2007年開始的7年內將獲得4000萬噸排放權,并可將排放權轉賣給日本其他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收入的65%上交國家,35%歸入企業。本項目實施后,除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好外,也能很好地促進巨化實現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CDM是“清潔發展機制”的英文縮寫,是發達國家締約方為實現部分溫室氣體減排義務與發展中國家締約方進行項目合作的機制,其目的是幫助發展中國家締約方實現可持續發展,幫助發達國家締約方實現其量化限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以促進《京都議定書》最終目標的實現。
巨化目前已是全國最大的氟化工基礎原料生產基地,其麾下的甲烷氯化物、F22、PTFE、六氟丙烯等生產裝置的技術水平、裝置規模名列全國前茅。HFC-23是制冷劑HCFC-22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其溫室效應潛能值是二氧化碳的11700倍,直排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而CDM在化工行業主要就是通過減排HFC-23來實現。此次巨化與JMD公司合作的是一套1.5萬噸/年的生產裝置,采用日本先進技術,將HFC-23分解為二氧化碳、氟化氫和鹽酸,從而大大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助于緩減全球氣候變暖。
據悉,巨化日前投入運行的該分解項目年折合二氧化碳減排量約562萬噸,日本JMD公司則自2007年開始的7年內將獲得4000萬噸排放權,并可將排放權轉賣給日本其他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收入的65%上交國家,35%歸入企業。本項目實施后,除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好外,也能很好地促進巨化實現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