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 政策導向 儀器儀表路在何方 1
反傾銷我1700家緊固件企業面臨挑戰
歐盟反傾銷大棒又一次指向中國,這次對象是緊固件。11月9日,歐盟委員發布官方公告,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鋼鐵緊固件發起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該案擬采用印度作為替代國。歐方擬定的產品范圍非常廣泛,目前涉案產品包括所有鋼或鐵緊固件,只有不銹鋼緊固件等少量產品被排除;涉案產品的歐盟海關編碼有十個。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專業協會秘書長汪士宏表示,這次調查金額大、范圍廣、因此影響很大。據海關統計,2006年我鋼鐵緊固件對歐出口5.32億美元,案件調查期(2006.10-2007.9)內出口額約7.6億美元,該案涉及我國1700多家企業。歐盟是我國緊固件出口最大的市場之一,由于歐盟已于2005年對我國的不銹鋼緊固件征收11.4%至27.4%的反傾銷稅,若此次反傾銷成立,則意味著絕大多數緊固件都將被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這幾近對我國緊固件產品施行“封殺”。“面對歐盟的反傾銷,我們要做兩手準備。”陳冠達說。
電工儀表市場四大特點
目前,國內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生產能力達到8000多萬臺(套),其中產品的生產能力達到6000萬臺(套),安裝式電表及便攜式電表的生產能力達1500多萬臺(套),其他類產品生產能力在500多萬臺(套)。中低檔產品,如傳統的電能表、安裝式電表及便攜式電表等生產能力過剩;中高檔產品,如高準確度數字儀表、數字式測量儀器、自動測試系統等與先進國家產品技術水平有差距,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需要進口。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未來幾年,我國電工儀器儀表市場需求將呈現以下特點:1、市場需求以3-5個百分點遞增;2、銷售額年增幅達8%;3、價格趨于平穩;5、電力部門成為第一大用戶。
2007年儀器儀表行業呈現出三大“新”動向
2007年,國內的儀器儀表行業仍繼續處于黃金發展期。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統計數據,2007年1~5月份儀器儀表行業的產值達到1040億元,同比增長28%;銷售收入達981億元,同比增長28.1%;利潤達68億元,同比增長44.5%。盡管2007年的儀表行業仍然延續了以往快速發展的態勢,但也表現出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新動向。1、外企調整在華投資戰略:外資儀器儀表企業開始改變原來以獨資形式為主的投資方式。2、低附加值產品面臨轉型:2007年上半年儀表行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低附加值的產品增長速度明顯下降。1-5月份電工儀表的產值增長率僅為18.8%,明顯低于行業28%的增長率。3、國內企業看好國際市場:今年上半年儀器儀表產品的出口產值快速增長,同比增長近38%。但儀表行業的出口金額并不高,2006年僅68億美元。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專家分析認為,國內儀器儀表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質量在不斷提高,在中檔產品領域,性能價格比有一定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上也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同時,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預計,2008年國內儀表行業的增速有可能放緩。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內的儀表制造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通過擴大出口來彌補國內減少的市場份額。
量具市場潛力大市場缺口明顯
根據對國際市場的需求分析,未來幾年國際市場對電子數顯量具量儀需求量將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長率遞增;到2010年,全球對數顯量具的需求量將達到2000萬套,而且其中的技術含量高、性價比優的產品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但產量方面,2003年全球數顯量具的生產能力為300萬套,僅占量具產量的10%左右。2005年全球生產各種數顯量具有700萬套。根據近幾年數顯量具的發展趨勢和世界幾大量具生產廠家的投入計劃,未來5~10年內,全球量具的產量將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長,但即使這樣,到2010年,全球數顯量具的產能也只有1150萬套左右,全球的市場缺口仍然很大。
歐盟反傾銷大棒又一次指向中國,這次對象是緊固件。11月9日,歐盟委員發布官方公告,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鋼鐵緊固件發起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該案擬采用印度作為替代國。歐方擬定的產品范圍非常廣泛,目前涉案產品包括所有鋼或鐵緊固件,只有不銹鋼緊固件等少量產品被排除;涉案產品的歐盟海關編碼有十個。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專業協會秘書長汪士宏表示,這次調查金額大、范圍廣、因此影響很大。據海關統計,2006年我鋼鐵緊固件對歐出口5.32億美元,案件調查期(2006.10-2007.9)內出口額約7.6億美元,該案涉及我國1700多家企業。歐盟是我國緊固件出口最大的市場之一,由于歐盟已于2005年對我國的不銹鋼緊固件征收11.4%至27.4%的反傾銷稅,若此次反傾銷成立,則意味著絕大多數緊固件都將被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這幾近對我國緊固件產品施行“封殺”。“面對歐盟的反傾銷,我們要做兩手準備。”陳冠達說。
電工儀表市場四大特點
目前,國內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生產能力達到8000多萬臺(套),其中產品的生產能力達到6000萬臺(套),安裝式電表及便攜式電表的生產能力達1500多萬臺(套),其他類產品生產能力在500多萬臺(套)。中低檔產品,如傳統的電能表、安裝式電表及便攜式電表等生產能力過剩;中高檔產品,如高準確度數字儀表、數字式測量儀器、自動測試系統等與先進國家產品技術水平有差距,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需要進口。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未來幾年,我國電工儀器儀表市場需求將呈現以下特點:1、市場需求以3-5個百分點遞增;2、銷售額年增幅達8%;3、價格趨于平穩;5、電力部門成為第一大用戶。
2007年儀器儀表行業呈現出三大“新”動向
2007年,國內的儀器儀表行業仍繼續處于黃金發展期。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統計數據,2007年1~5月份儀器儀表行業的產值達到1040億元,同比增長28%;銷售收入達981億元,同比增長28.1%;利潤達68億元,同比增長44.5%。盡管2007年的儀表行業仍然延續了以往快速發展的態勢,但也表現出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新動向。1、外企調整在華投資戰略:外資儀器儀表企業開始改變原來以獨資形式為主的投資方式。2、低附加值產品面臨轉型:2007年上半年儀表行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低附加值的產品增長速度明顯下降。1-5月份電工儀表的產值增長率僅為18.8%,明顯低于行業28%的增長率。3、國內企業看好國際市場:今年上半年儀器儀表產品的出口產值快速增長,同比增長近38%。但儀表行業的出口金額并不高,2006年僅68億美元。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專家分析認為,國內儀器儀表產品的技術水平和質量在不斷提高,在中檔產品領域,性能價格比有一定的優勢,在國際市場上也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同時,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預計,2008年國內儀表行業的增速有可能放緩。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內的儀表制造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通過擴大出口來彌補國內減少的市場份額。
量具市場潛力大市場缺口明顯
根據對國際市場的需求分析,未來幾年國際市場對電子數顯量具量儀需求量將以每年30%以上的增長率遞增;到2010年,全球對數顯量具的需求量將達到2000萬套,而且其中的技術含量高、性價比優的產品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但產量方面,2003年全球數顯量具的生產能力為300萬套,僅占量具產量的10%左右。2005年全球生產各種數顯量具有700萬套。根據近幾年數顯量具的發展趨勢和世界幾大量具生產廠家的投入計劃,未來5~10年內,全球量具的產量將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長,但即使這樣,到2010年,全球數顯量具的產能也只有1150萬套左右,全球的市場缺口仍然很大。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浙江節能節水有法可依
下一篇:烏魯木齊市通過城市供用水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