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床基礎配件遭冷遇
據報道,國產液壓氣動密封件產品作為基礎性產業之一,但卻在大型主機制造中屢屢遭受白眼和冷遇,致使相關企業生存出現困境。
據了解,本土企業的產品不是被拒之門外,就是在與最終用戶簽訂供貨合時被提出連帶要求:“堅決不用國產基礎配件”。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郭洪凌說,和機床制造業不用國產數控系統“中國芯”一樣,該制造業大型數控機床也不采用國產液壓系統,幾乎全部從國外進口。為國產盾構機重大型裝備配套的液壓系統也基本上采購進口產品。盡管國家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多次召開會議部署,號召用戶采用國產配件,可最終用戶還是拒絕使用國產液壓系統,廠家惟一的要求是“不能有國產貨”。
專家分析認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快速,但基礎件配套卻跟不上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長期以來“重主機,輕配套”。太原礦山機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克斌的解釋是:與裝備業主機的發展需求、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基礎件配套的差距確實很大。差別在于產品品種、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由于行業門檻相對較低,使中國液壓、氣動和密封企業小、弱、散、亂,處于“春秋戰國”時期,再加上研發能力不強,行業優勢集中度過小,缺乏行業領軍企業,因此無法參與全球化競爭,只能生產低端產品。
據了解,本土企業的產品不是被拒之門外,就是在與最終用戶簽訂供貨合時被提出連帶要求:“堅決不用國產基礎配件”。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郭洪凌說,和機床制造業不用國產數控系統“中國芯”一樣,該制造業大型數控機床也不采用國產液壓系統,幾乎全部從國外進口。為國產盾構機重大型裝備配套的液壓系統也基本上采購進口產品。盡管國家相關部門三令五申,多次召開會議部署,號召用戶采用國產配件,可最終用戶還是拒絕使用國產液壓系統,廠家惟一的要求是“不能有國產貨”。
專家分析認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快速,但基礎件配套卻跟不上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長期以來“重主機,輕配套”。太原礦山機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克斌的解釋是:與裝備業主機的發展需求、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基礎件配套的差距確實很大。差別在于產品品種、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由于行業門檻相對較低,使中國液壓、氣動和密封企業小、弱、散、亂,處于“春秋戰國”時期,再加上研發能力不強,行業優勢集中度過小,缺乏行業領軍企業,因此無法參與全球化競爭,只能生產低端產品。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