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太陽能發電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1
能源是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石。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消費也相應的持續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來越突顯,且這種稀缺性也逐漸在能源商品的價格上反應出來。在化石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的背景下,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未來各國能源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潔性、絕對的安全性、相對的廣泛性、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資源的充足性及潛在的經濟性等優點,在長期的能源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們對太陽能的利用大致可以分為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其中,光電利用(光伏發電)是近些年來發展最快,也是最具經濟潛力的能源開發領域。太陽能電池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關鍵部分,包括硅系太陽電池(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電池)和非硅系太陽能電池等。多晶硅薄膜電池由于所使用的硅材料較少,又無效率衰退問題,并且可以在廉價襯底材料上制備,其成本遠低于單晶硅電池,經濟效益較好。此外,非多晶硅薄膜電池也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產業鏈上分布著晶硅制備、硅片生產、電池制造、組件封裝四個環節。上游環節的企業掌握技術優勢,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價格將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從而保證自身獲得較高的盈利能力。非多晶硅薄膜電池可以用IC廢料作為原料,成本低廉。
在各國政府的扶持下,世界太陽能電池產量快速增長,1995-2005年間,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了17倍。我們預計,2010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的年產量有望較2005年的年產量增長6.3倍,整個行業的銷售收入有望增長3.5倍。
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大。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的應用空間也非常廣闊,可以應用于并網發電、與建材結合、解決邊遠地區用電困難問題等。我國政府對太陽能發電產業也給予了充分的扶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有力的支持了產業的發展。
2005年后,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無錫尚德、天威英利、新光硅業、浙江中意、賽維LDK、新疆新能源、常州天合、天津京瓷等公司紛紛進入成長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目前,各國市場均給予太陽能發電相關公司較高的估值水平,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各國投資者對這一產業發展前景樂觀的預期。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正處在成長初期,發展前景廣闊。
一、世界能源供應緊張,發展可再生能源
急迫能源是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石。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消費也相應的持續增長。跟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預測,2001年至2025年間,全球能源消費總量將從102.4億噸油當量增加到162億噸油當量,增幅54%。目前,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是全球能源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消費總量逐年攀升。但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且儲量有限,其產量的萎縮不可避免。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6》的統計數據,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可供生產40多年,天然氣和煤炭分別可以供應65年和155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來越突顯,且這種稀缺性也逐漸在能源商品的價格上反應出來。
能源供應的緊張和價格的高漲對能源消費大國有著深刻的影響。作為全球能源市場日趨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能源消費量已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15%。據預測,目前我國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采比大致為全球平均水平的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速度,能源安全問題越發重要。此外,化石能源利用所產生的污染環境、溫室效應等問題也是困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化石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的背景下,世界各國均努力尋求穩定充足的能源供應,其中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未來各國能源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與發展趨勢看,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展最快,產業前景最好,其開發利用增長率遠高于常規能源。
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潔能源。從理論上看,太陽能每秒鐘到達地面的能量高達80萬千瓦,如轉化為電能,則每年的發電量相當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此外,太陽能具有充分的清潔性、絕對的安全性、相對的廣泛性、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資源的充足性及潛在的經濟性等優點,因此,國際上普遍認為,在長期的能源戰略中,太陽能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潔性、絕對的安全性、相對的廣泛性、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資源的充足性及潛在的經濟性等優點,在長期的能源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們對太陽能的利用大致可以分為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其中,光電利用(光伏發電)是近些年來發展最快,也是最具經濟潛力的能源開發領域。太陽能電池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關鍵部分,包括硅系太陽電池(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電池)和非硅系太陽能電池等。多晶硅薄膜電池由于所使用的硅材料較少,又無效率衰退問題,并且可以在廉價襯底材料上制備,其成本遠低于單晶硅電池,經濟效益較好。此外,非多晶硅薄膜電池也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產業鏈上分布著晶硅制備、硅片生產、電池制造、組件封裝四個環節。上游環節的企業掌握技術優勢,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可以通過提高產品價格將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從而保證自身獲得較高的盈利能力。非多晶硅薄膜電池可以用IC廢料作為原料,成本低廉。
在各國政府的扶持下,世界太陽能電池產量快速增長,1995-2005年間,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增長了17倍。我們預計,2010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的年產量有望較2005年的年產量增長6.3倍,整個行業的銷售收入有望增長3.5倍。
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大。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的應用空間也非常廣闊,可以應用于并網發電、與建材結合、解決邊遠地區用電困難問題等。我國政府對太陽能發電產業也給予了充分的扶持,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有力的支持了產業的發展。
2005年后,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無錫尚德、天威英利、新光硅業、浙江中意、賽維LDK、新疆新能源、常州天合、天津京瓷等公司紛紛進入成長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目前,各國市場均給予太陽能發電相關公司較高的估值水平,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各國投資者對這一產業發展前景樂觀的預期。我國太陽能發電產業正處在成長初期,發展前景廣闊。
一、世界能源供應緊張,發展可再生能源
急迫能源是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石。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能源消費也相應的持續增長。跟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預測,2001年至2025年間,全球能源消費總量將從102.4億噸油當量增加到162億噸油當量,增幅54%。目前,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是全球能源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消費總量逐年攀升。但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且儲量有限,其產量的萎縮不可避免。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6》的統計數據,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可供生產40多年,天然氣和煤炭分別可以供應65年和155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來越突顯,且這種稀缺性也逐漸在能源商品的價格上反應出來。
能源供應的緊張和價格的高漲對能源消費大國有著深刻的影響。作為全球能源市場日趨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能源消費量已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15%。據預測,目前我國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采比大致為全球平均水平的50%、40%和70%左右,均早于全球化石能源枯竭速度,能源安全問題越發重要。此外,化石能源利用所產生的污染環境、溫室效應等問題也是困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化石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的背景下,世界各國均努力尋求穩定充足的能源供應,其中大規模的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未來各國能源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與發展趨勢看,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展最快,產業前景最好,其開發利用增長率遠高于常規能源。
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潔能源。從理論上看,太陽能每秒鐘到達地面的能量高達80萬千瓦,如轉化為電能,則每年的發電量相當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此外,太陽能具有充分的清潔性、絕對的安全性、相對的廣泛性、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資源的充足性及潛在的經濟性等優點,因此,國際上普遍認為,在長期的能源戰略中,太陽能具有更重要的地位。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半導體技術向低耗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