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研發新技術欲推出六核心處理器
AMD于2008年5月7號披露了其服務器工作站的產品路線圖,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路線圖預計在2009年推出的第一款6核處理器,并計劃在2010年之前推出12個內核的處理器。
AMD公司4月份發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由于客戶所需的高速處理器新產品推遲上市,以及經濟衰退導致消費支出增長減緩,AMD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了虧損。而似乎也應驗了摩根大通分析師之前的警告,AMD第一季度營收可能低于公司自己的預期,部分份額被競爭對手英特爾蠶食。
事實也證明:英特爾發布了超級產品,而AMD又缺乏高端的服務器芯片。在雙方的上一輪競爭中,AMD稍略落后,但是,我們不難發現,AMD對高端技術的投入,一向不遺余力。
AMD總裁DirkMeyer曾經表示,AMD目前仍然將繼續發展高密度的晶體管技術,今年上半年AMD就會順利將芯片的制造技術過渡到45納米,而這正式AMD繼續與老對手英特爾對抗的籌碼之一。
而細心的網友也會發現,AMD的產品路線圖中明顯缺少與英特爾匹配的8核處理器。似乎為了區別于自己的競爭對手,而AMD相關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雖然大多數服務器工作量在使用雙核、4核和6核服務器芯片的時候有很好的升級性,但是,在軟件工作量能夠更好的并行運行之前,增加超過上述數量的內核的好處將下降。”
為了獲得同英特爾競爭上的優勢,AMD在市場研發上的投入一向很大,而研發出來的產品雖然保持了在性能上的優越性,但要在短期內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似乎還不可能。以至于AMD總裁DirkMeyer也曾表示對研發所付出的巨大開銷依然耿耿于懷,“對于許多半導體制造商來說,通過銷售產品獲得的利潤還不夠研發的開銷,這是一個非常矛盾而無奈的現實。”
很現實的一個例子就是AMD曾經推出了一款定價約1000元三核處理器,用唐志德的話來講就是一款“實際上為用戶升級留下了很大空間,很體貼用戶需求,售價并不貴”的處理器產品,但被消費者詬病為價格偏高。
2007年第四季度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占76.7%,上升了0.4%,而AMD的市場份額下降了0.4%至23.1%。不過分析人士也預測:AMD的市場份額可能加速下滑,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英特爾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有競爭力的45納米芯片,而AMD卻未能按時和大規模交付高端Phenom芯片。英特爾和AMD的競爭中,高新技術往往扮演一種居功至偉的角色。
這也是為什么,AMD要不遺余力的發展高端科技。技術落后,意味著市場份額的減少,而在一個以創新為核心的企業,落后是不被允許的。
AMD中國區總裁郭可尊做客CNET時指出,“AMD一直都非常努力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我們覺得AMD提供非常好的技術,這個技術可以為我們消費者和我們市場帶來更多的選擇,和更多有競爭性的產品。”
郭可尊還表示,“我們非常專注在處理器市場,現在業內只剩下兩家提供X86架構處理器的廠商,我們是兩家中的一家,所以我們會更注重客戶服務,做客戶所需要的東西。如果你整個產品競爭性確確實實是客戶需要的話,我們的份額是在增加的。”而要使你的客戶不被競爭對手搶走,適合用戶的新技術是最重要的。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AMD新技術的研發,07年第四季度受累于新產品推出遲緩而失去的市場份額或許會逐漸回到AMD手中。
AMD公司4月份發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由于客戶所需的高速處理器新產品推遲上市,以及經濟衰退導致消費支出增長減緩,AMD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了虧損。而似乎也應驗了摩根大通分析師之前的警告,AMD第一季度營收可能低于公司自己的預期,部分份額被競爭對手英特爾蠶食。
事實也證明:英特爾發布了超級產品,而AMD又缺乏高端的服務器芯片。在雙方的上一輪競爭中,AMD稍略落后,但是,我們不難發現,AMD對高端技術的投入,一向不遺余力。
AMD總裁DirkMeyer曾經表示,AMD目前仍然將繼續發展高密度的晶體管技術,今年上半年AMD就會順利將芯片的制造技術過渡到45納米,而這正式AMD繼續與老對手英特爾對抗的籌碼之一。
而細心的網友也會發現,AMD的產品路線圖中明顯缺少與英特爾匹配的8核處理器。似乎為了區別于自己的競爭對手,而AMD相關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雖然大多數服務器工作量在使用雙核、4核和6核服務器芯片的時候有很好的升級性,但是,在軟件工作量能夠更好的并行運行之前,增加超過上述數量的內核的好處將下降。”
為了獲得同英特爾競爭上的優勢,AMD在市場研發上的投入一向很大,而研發出來的產品雖然保持了在性能上的優越性,但要在短期內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似乎還不可能。以至于AMD總裁DirkMeyer也曾表示對研發所付出的巨大開銷依然耿耿于懷,“對于許多半導體制造商來說,通過銷售產品獲得的利潤還不夠研發的開銷,這是一個非常矛盾而無奈的現實。”
很現實的一個例子就是AMD曾經推出了一款定價約1000元三核處理器,用唐志德的話來講就是一款“實際上為用戶升級留下了很大空間,很體貼用戶需求,售價并不貴”的處理器產品,但被消費者詬病為價格偏高。
2007年第四季度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占76.7%,上升了0.4%,而AMD的市場份額下降了0.4%至23.1%。不過分析人士也預測:AMD的市場份額可能加速下滑,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英特爾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有競爭力的45納米芯片,而AMD卻未能按時和大規模交付高端Phenom芯片。英特爾和AMD的競爭中,高新技術往往扮演一種居功至偉的角色。
這也是為什么,AMD要不遺余力的發展高端科技。技術落后,意味著市場份額的減少,而在一個以創新為核心的企業,落后是不被允許的。
AMD中國區總裁郭可尊做客CNET時指出,“AMD一直都非常努力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我們覺得AMD提供非常好的技術,這個技術可以為我們消費者和我們市場帶來更多的選擇,和更多有競爭性的產品。”
郭可尊還表示,“我們非常專注在處理器市場,現在業內只剩下兩家提供X86架構處理器的廠商,我們是兩家中的一家,所以我們會更注重客戶服務,做客戶所需要的東西。如果你整個產品競爭性確確實實是客戶需要的話,我們的份額是在增加的。”而要使你的客戶不被競爭對手搶走,適合用戶的新技術是最重要的。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AMD新技術的研發,07年第四季度受累于新產品推出遲緩而失去的市場份額或許會逐漸回到AMD手中。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超導電纜在美國實現商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