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國際工業智能及自動化展覽會(IA Beijing)于5月11日在北京展覽館盛大啟幕。經過多年的發展,IA Beijing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具權威、市場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工業自動化展之一。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威綸通,攜其“智慧工廠”示范樣本盛裝登陸展會。
“工業4.0”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驅動了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更廣泛的“中國制造2025”思變謀動,進而不止。機器人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一大亮點成為工業市場的風口浪尖。
近日,天津市東麗區華明高新區管委會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正式簽署總投資約10億元的天津機器人產業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東麗區在智能化裝備領域開始打造又一新的增長極。
很多企業都會面臨工荒,不漲工資,招不到人;工資漲上去,企業吃不消。用工成本上漲迅速,特別是在近年企業效益不理想的情況下,附著在工資上的成本又太高,對企業構成較大壓力。用工成本怎么降?
工業機器人目前除了傳統的焊接應用外,在噴涂、裝配、上下料、搬運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金屬成形機床是機床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形加工工作強度大,噪音污染嚴重,工作環境惡劣等因素導致工人都不愿意從事這項工作。
路透社上周末稱,德國工業機器人生產商Kuka對自己被美的集團吞并表示欣喜。購買價為50億美元。這筆交易可讓中國保留世界最大工業機器人生產國的稱號。最近一年中國這種機器人的銷售量增加了16%。
科技界的新聞總是不斷,尤其是關于機器人領域的討論更是讓人轉不過神來,很多工人的就業問題還沒有解決,新的勞動工具又將其代替??蓱z的工人啊,不好好學技術怎么養家啊。尤其是現在科技的發展,別說慢一拍,有很多人跑的快也未必真正趕上致富的潮流。
近日,沈陽通用機器人公司落戶南海成立了佛山分公司,這家企業誕生于中國機器人事業搖籃的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減速機等核心產品,打破了中國此前相關產品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
昆山富士康工廠的負責人表示,他們之所以要以機器人來代替傳統技術工人,主要是為了成本考慮。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中國大陸的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上升。據了解,過去兩年半的時間里,廣東省已經有超過500家公司先后對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代替傳統技工的計劃進行了投資,其投資總額達到6.3億美元。
2016中國(東莞)國際機器人領袖峰會召開之際,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版)》(以下簡稱《白皮書》),該白皮書全面梳理全球和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近況,對國內外機器人產業的重點應用...
走進位于沈陽市渾南區的一個靜謐園區,幾棟灰色樓房有序坐落,看不到眾多工人身影,聽不到機器轟鳴,聞不到器械的油污味兒……難以想象,這里就是中國工業機器人誕生的搖籃、創造了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108項第一的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眾所周知,浙江擁有國內最為龐大的中小型加工企業和制造企業群體,以及相關的產業鏈分工體系,加上政府對民營經濟和新經濟模式的態度比較開明,在互聯網行業造就了一城一阿里,在制備產業成就了一鎮一“機器”。
機器人既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其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高端制造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近日,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總部)單位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召開了國家“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成立大會。
去年8月,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出資設立的“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下稱“千尋位置”)正式在上海市楊浦區正式掛牌成立。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obotics,簡稱IFR)的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有權威人士預計,化工行業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的新藍海。而到2017年我國機器人的使用量將達42.8萬臺,屆時樂仆碼垛機等工業機器人還將在化工行業之外的其他領域發揮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