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中信重工全力打造世界最大特種機器人生產基地
“工業4.0”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驅動了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更廣泛的“中國制造2025”思變謀動,進而不止。機器人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一大亮點成為工業市場的風口浪尖。
5月27日,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中外記者河北采風”活動走進唐山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誠智能),實地探訪世界最大特種機器人生產基地。
開誠智能作為國內知名特種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制造企業,在新的機遇和挑戰前,積極致力于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研制特種機器人系列產品,打造機器人產業基地,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快速發展推波助瀾。
該公司研發部經理張樹生介紹,目前,開誠智能已經形成4大類200余種產品,其中20余項產品系列為國內首創,142項技術成果獲得國家專利授權。公司建立起省級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以及礦用機器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三大研發平臺,憑借骨干人才儲備和防爆及自動化設計經驗,并借助平臺優勢,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集中優勢進行技術攻關。
此外,公司已研制出履帶式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等五大系列機器人平臺,擁有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特種機器人實驗室,始終致力于打造國內唯一特種機器人研制基地。
開誠智能技術團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注重產品的實用價值,第一代巡檢機器人在唐山礦應用。特種機器人的研發方向正逐步向消防、化工、煤礦、非煤礦山、軍工、電力、市政建設等眾多領域的應用擴展,形成特種機器人族。
自加入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后,開誠智能借助中信重工平臺優勢,將機器人產業提升了一個新高度,也迎來了特種機器人產業的大發展。
張樹生透露,為實現機器人產業爆發式發展,開誠智能在原有基礎上,已新增3條生產線,加以運用AGV智能物料運輸等自動化技術與先進工裝設備,既完善了生產工藝及標準化體系,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形成了年產機器人2000臺套的能力。
伴隨著工業化批量生產能力的突飛猛進,業務訂單紛至沓來。今年初,公司研發的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憑借體積小、性能全面的特點,迅速打入了國內外市場。它以獨具的參數與性能優勢,對減少人員傷亡具有重要意義。除了國內已有大量訂單外,特種機器人家族還被推向了國際舞臺。菲律賓、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有關企業已經與開誠智能簽訂了購銷合同。目前特種機器人銷售合同額已達到4.9億元,在國內特種機器人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
下一步,開誠智能還將傾力于銷售服務方面的進一步挖掘與探究,探索建立以單品銷售、關鍵零部件、售后維護、信息支持四位一體的特種機器人“4s銷售”新模式,努力實現特種機器人質量可靠性、市場占有率以及企業競爭力的大幅提升。
開誠智能負責人介紹道,開誠智能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取得證件且實現批量化生產的防爆消防特種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年內將實現2000臺的產量和利稅3.6億元的指標,屆時將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特種機器人制造企業,并將在未來三年實現爆發式增長。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