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主軸分會(以下簡稱:主軸分會)第四屆會員大會暨四屆一次理事會在洛陽召開,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毛予鋒及組聯部主任張彥君出席會議,來自20多家會員企業的4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在完成各項議程的基礎上,順利完成了換屆工作。
一臺上世紀50年代英國制造、“服役”60多年的MATRZX2660大型龍門外圓磨床,經過江蘇晨光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能工巧匠們兩個月的拆解、探傷、檢測、組裝,并植入當代最先進的智能化控制新技術后,變成了各項性能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加工精度達到二級以上的高端全新機床,而“再制造”的價格只有同類進口設備的1/10。
全球企業都在談物聯網、工業4.0的同時,全新“體驗時代”也正式來臨。國際調研機構麥肯錫稍早分享了有關現今產業的調查結果,并以中國產業為例,說明目前中國產業真正走向自動化的不到30%,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資深營運專家侯文皓分析了有關現今產業發展現況與智能制造的必要性,同時提供相對應的八項成功發展策略。
全球企業都在談物聯網、工業4.0的同時,全新“體驗時代”也正式來臨。國際調研機構麥肯錫稍早分享了有關現今產業的調查結果,并以中國產業為例,說明目前中國產業真正走向自動化的不到30%,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資深營運專家侯文皓分析了有關現今產業發展現況與智能制造的必要性,同時提供相對應的八項成功發展策略。
2017年新型機織織造技術與產品的主要發展與創新趨勢將是節能降耗、設備技改、提高品質和差異化創新??椩炱髽I將進一步關注能夠改善工人勞動強度和工作環境的織造設備。此外,能夠滿足新領域、新需求和促進產業結
2017年新型機織織造技術與產品的主要發展與創新趨勢將是節能降耗、設備技改、提高品質和差異化創新??椩炱髽I將進一步關注能夠改善工人勞動強度和工作環境的織造設備。此外,能夠滿足新領域、新需求和促進產業結
近日,走過80年風雨的濟南二機床在濟南舉辦智能制造發展研討會和新產品演示會。記者在會上獲悉,濟南二機床經過多年潛心研發,攻克了4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自動化送料系統(J-Robot),實現了從線首、主機到線尾的完全自主研發,并且沖壓節拍從每分鐘15次提升到18次,效率提高了20%,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同步發展,代表著“濟南智造”在國際上再攀新高峰。
近日,走過80年風雨的濟南二機床在濟南舉辦智能制造發展研討會和新產品演示會。記者在會上獲悉,濟南二機床經過多年潛心研發,攻克了4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自動化送料系統(J-Robot),實現了從線首、主機到線尾的完全自主研發,并且沖壓節拍從每分鐘15次提升到18次,效率提高了20%,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同步發展,代表著“濟南智造”在國際上再攀新高峰。
工業運營商要想通過企業級的整合來提高生產績效,選擇與多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合作是必經之路。為支持和簡化這一過程,羅克韋爾自動化為其合作伙伴聯盟計劃再添六家成員企業。
工業運營商要想通過企業級的整合來提高生產績效,選擇與多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合作是必經之路。為支持和簡化這一過程,羅克韋爾自動化為其合作伙伴聯盟計劃再添六家成員企業。
近日,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2017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連續五年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靶氯A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制造業企業在招聘機器人一線操作工時陷入困境。記者近期在粵閩魯等地招聘會上看到,許多招聘機器人維護、操作、編程的崗位,月起薪都在4000元至6000元,高至二三萬元,雖是“急招”“急聘”,但不少企業仍空手而歸。教育部、人社部與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
近日,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2017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連續五年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靶氯A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制造業企業在招聘機器人一線操作工時陷入困境。記者近期在粵閩魯等地招聘會上看到,許多招聘機器人維護、操作、編程的崗位,月起薪都在4000元至6000元,高至二三萬元,雖是“急招”“急聘”,但不少企業仍空手而歸。教育部、人社部與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
10月12日,第七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在佛山開幕,在第一天的主論壇上,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施水才發表了主題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發展的思考》的精彩演講。
10月12日,第七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在佛山開幕,在第一天的主論壇上,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施水才發表了主題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發展的思考》的精彩演講。
當前,發展智能制造,規劃、標準、示范項目等已經逐步落實并推廣實施,資金、資源等要素也不斷聚集到智能制造的重點領域。然而,國家在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才培養與成長計劃部署上仍屬空白,缺乏“智造型”人才計劃頂層
當前,發展智能制造,規劃、標準、示范項目等已經逐步落實并推廣實施,資金、資源等要素也不斷聚集到智能制造的重點領域。然而,國家在面向智能制造的人才培養與成長計劃部署上仍屬空白,缺乏“智造型”人才計劃頂層
近段時間以來,“無人化”智能產業正處于一個風口階段,似乎我們的生活被“無人化”時代充斥著,比如亞馬遜的無人機、京東的無人倉、阿里的無人零售、百度的無人駕駛、西門子的無人工廠、美國的無人餐廳……層出不窮的“無人X技術”,讓我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近段時間以來,“無人化”智能產業正處于一個風口階段,似乎我們的生活被“無人化”時代充斥著,比如亞馬遜的無人機、京東的無人倉、阿里的無人零售、百度的無人駕駛、西門子的無人工廠、美國的無人餐廳……層出不窮的“無人X技術”,讓我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