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爆發了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席卷全球。在德國政府推出的《高技術戰略2020》中,工業4.0被列為未來十大項目之一。
格力一直鍥而不舍地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據了解,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背景下,未來格力將緊密圍繞機器人和精密機床兩大領域進行深入研究。“智能化勢在必行,要么向前走,要么被淘汰。”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說。
在這種情況下,青企紡織業積極探索,主動求變,采用智能制造、優化管理,擁抱“互聯網+”,大膽嘗試反傳統模式操作等方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場華麗的“織線舞蹈”。
近日,富士康與韓國SK集團在重慶宣布開展“智能工廠”戰略合作。據介紹,首個“智能工廠”試點項目是對重慶富士康產業園的打印機產品生產線進行升級,核心打造云端化、云網絡、智能化、移動化的智能環保工廠。
上周,李克強總理一連兩天召開了三次座談會,聽取各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
今日,雷柏科技(002577.SZ)發布公告稱,為切實推動公司業務轉型升級,加速拓展公司機器人業務,擬以自有資金出資5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深圳雷柏機器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柏機器人”)。
隸屬于中國科學院的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近日在沈陽宣布,其自主研發生產的復合型機器人已經開始批量生產,3個多月時間就銷售40余臺,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年前,杭州又一家現代化智能生產基地在富陽東洲投入試運行。作為家電老牌企業的華日冰箱經過搬遷改造,生產、管理迎來了脫胎換骨般的升級。
目前,中國在世界電阻器產業處于領先地位,根據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協會的數據估算,2008年中國電阻器總產量為7080億只,較2005年的4100億只有巨幅的增加,當時已占到全球總供應量的三成。
為應對勞動力成本上漲,進一步推動東莞市制造業轉型升級,2014年,東莞市及時出臺《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等,構成東莞市“機器換人”政策體系。
20日,全球風能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全球風力發電能力在2015年底達到43242萬千瓦,較2014年底增長17%,首次超過核能發電。
Huibert表示目前Synaptics已將公司發展重心轉向中國市場,并對中國分公司進行了完善,主營產品還是以觸控器為主,但從2016年開始,Synaptics計劃在中國市場大力推廣自己的指紋識別解決方案。目前中國市場在Synaptics全球份額中占比達20%左右。
機床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的基本裝備工業。數控技術是當今先進制造技術和裝備最核心的技術,世界各國制造廣泛采用數控技術,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對動態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2016年2月16日,米其林集團與全球最大的專注于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的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NYSE:ROK)簽定了一份為期4年的合同,指定后者為米其林集團全球所有工廠的首選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