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消費者愈發挑剔的眼光、日趨嚴格的法律法規、區域性需求不斷波動的大環境,汽車制造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當今快節奏的汽車工廠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要提高產能和設備綜合效率 (OEE),另一方面還要生產越來越多的車型。
2013年,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首次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工業4.0也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或“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德國政府宣布“工業4.0”為其高科技戰略之核心部分,以確保德國在未來繼續保持其“工業生產基地”的地位。
據汽車新聞網站Motor Trend報道,舊金山一家初創公司最近發布了一款與車牌配套使用的傳感器裝置,在不遮擋污損車牌的同時,可以大大便利車主泊車。
近日,天津市東麗區華明高新區管委會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正式簽署總投資約10億元的天津機器人產業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東麗區在智能化裝備領域開始打造又一新的增長極。
2016年5月30日,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上海第二分公司(松下應用技術開發實驗室上海金橋總部)開業儀式在上海東方萬國企業中心舉行。
很多企業都會面臨工荒,不漲工資,招不到人;工資漲上去,企業吃不消。用工成本上漲迅速,特別是在近年企業效益不理想的情況下,附著在工資上的成本又太高,對企業構成較大壓力。用工成本怎么降?
數據顯示,2015年廣東省制造業500強企業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業收入28819700萬元和26871182萬元分列第一、二位。
工業機器人目前除了傳統的焊接應用外,在噴涂、裝配、上下料、搬運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金屬成形機床是機床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形加工工作強度大,噪音污染嚴重,工作環境惡劣等因素導致工人都不愿意從事這項工作。
在前三次的工業革命中,中國總是顯得非常的被動和后知后覺。但這次工業革命,幾乎可以說中國不僅先知先覺,甚至處于工業4.0引領國家之列。從物聯網概念一提出,中國從政府到企業就迅速采取行動,跟進最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并成立相關的實體進行各方面的應用實驗。因此我們應當積極適應當今的變革。
面對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產業趨勢,研華科技以軟硬件平臺,WISE-PaaS Alliance聯盟幫助傳統企業快速建構物聯網云平臺,推動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的落地和發展。
該項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發明專利,修訂了現有直流電源產品技術規范、校準規范,并在新參數的計量校準方面也產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置和標準,推動了直流電源產品技術更新。
當大家都在高談國產機器人核心技術缺失、四大核心部件需要加強時,談的最多的是減速機、機器人控制器,而對伺服系統中的伺服電機談的較少...
國家發改委在昨日發布了《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詳細規定了光伏發電、風電重點地區的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這也是我國在多次提及保障性收購后,第一次劃定具體收購門檻。
由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發的創新型監控系統將應用于我國長江兩個世界級特大型橋梁上。這個名為GeoSHM的系統集成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與對地觀測技術,可對特大型橋梁結構狀況進行實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