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靈活辦公空間設計及多種數字化辦公解決方案于一身的通用電氣北京科技園園區可容納2200多個名員工,不設公司高管辦公室及工位隔斷,令團隊合作更簡單,更緊密、更高效,體現了其企業正在進行的數字工業文化轉型。
香港理工大學今年二月與新加坡SMRT簽署協議,于新加坡兩條地鐵線,安裝理大研發的光纖傳感鐵路監測系統,地鐵路軌除安裝光纖傳感網絡以監測列車外。
工業4.0是近來廣受討論的議題,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各大廠商也已陸續推出可真實應用在智慧工廠的各種解決方案。不過,在本屆自動化展上,許多廠商都透露,雖然技術已經不是實現工業4.0的最大障礙,但制造業者能否順利導入,關鍵恐怕還是主事者的決心。
在工業制造4.0的推動下,工業生產也逐漸向智能化、自動化邁進。全球前十的工業自動化企業全部來自歐美和日本,格力、海爾、美的,這三大讓國人驕傲的智能化工廠均未上榜,中國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10月16日消息,“供給側改革暨工匠精神高峰論壇”于2016年10月16日在江蘇南通海安舉行。論壇以“供給側改革與工匠精神”為主題,圍繞“供給側改革、工匠精神、產融結合、多維整合”等議題展開。
載人航天使用的發動機,既有75噸級大推力火箭發動機,也有在飛船上實施姿態控制的小推力公斤級姿控發動機。據介紹,此次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任務,將由飛船上48臺姿控發動機和空間實驗室中26臺姿控發動機全程保駕護航。
川崎重工預定于2016年內在中國新建最尖端的工業機器人工廠。川崎重工出資51%的中國合資公司將負責在重慶建設新工廠,計劃年底之前投入運轉。
10月13日,ABB中國石油化工行業2016年全國巡展入駐廣州,通過兩輛大型展車全面展示其面向油氣化工領域領先的電力與自動化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同時還分享了ABB在油氣生產與運輸、煉油煉化等行業的成功案例。
德國博世集團日前與SAP(思愛普)公司在物聯網和工業4.0領域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兩家公司欲擴大在云技術和軟件解決方案方面的合作。
該實驗室具備PLC在線檢測、模擬仿真實驗、實踐培訓等功能,對解決PLC疑難問題、開展PLC攻關實驗和自動化系統培訓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正消耗著全球四分之一的MEMS器件。但目前,我國大部分MEMS傳感器仍依賴進口。國內MEMS傳感器也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相對落后,這一局面將在較長時間里一直存在下去。
當前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電子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拉開序幕,而智能制造正成為變革中的主線,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也是解決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根本路徑。
Symphonite?包含了霍尼韋爾先進的生產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其中包括SAND、ASSAY2以及BLEND、生產經理(Production Manager)、停機記錄(Downtime Reporter)和港口與海運經理(PortMarine Manager),同時還新增了一系列全新的軟件發布。
綜合中國各城市普遍建設的地鐵、高速鐵路以及新能源公交體系,比亞迪電驅動軌道交通系統囊獲了“鐵電池”、輪邊驅動電機、適用于軌道交通的能量回收系統、無人駕駛等領先核心技術。最終全部系統均有比亞迪自行制造整車、軌道、車站及信號管控系統。
10月12日,長虹與華為在中國科技城綿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國內就“智慧城市”領域深入合作,聯合制定項目整體解決方案,以推動“智慧城市”業務發展,實現互利雙贏。
近日,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壓變頻器FG2100系列產品通過了安全相關指標測定,獲得歐盟CE證書,這意味著新風光低壓產品獲得進入歐洲聯盟市場的銷售通行證,為進軍歐盟變頻市場奠定了基礎。
面對國家政策給高檔數控產業帶來的良好發展機遇、目前國內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以及市場對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業的巨大需求,不少地方政府傾向引領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業向集群化發展。
在工業4.0時代,如何系統構建智能的工廠、產品和服務?如何構建智能電網的基礎設施?這正是工業巨頭ABB致力于轉型的“物聯網+”戰略。在瑞士蘇黎世總部召開的ABB125周年暨資本日活動上,ABB集團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