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盛大開幕。此次廣交會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采購商和參展企業,成為觀察中國經濟以及全球貿易的重要窗口。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工業自動化與智能化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隨著全球制造業的不斷升級以及新興技術的持續涌現,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行業前景愈發廣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關鍵力量。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持續優化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工商業儲能作為連接電網與用戶的橋梁,正逐漸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在這一領域,易事特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敏銳度,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近日,易事特在工商業儲能領域再傳捷報,兩大儲能項目相繼成功并網運行,為綠色能源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格力進軍汽車,工業機器人落子上海/優必選Walker S1“入職”比亞迪/華天48億開工汽車電子項目
10月11日消息,大眾汽車發布了今年三季度的銷量報告。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大眾全球交付量652.4萬輛,同比下滑2.8%。
10月11日消息,當地時間周四,微軟發表了一篇播客,宣布在其Microsoft Cloud for Healthcare中推出新的醫療保健數據功能和AI工具,包括通過Azure AI Studio中的新醫療保健AI模型、Microsoft Fabric中的醫療保健數據功能、Copilot Studio中的醫療保健AI agents服務以及AI驅動的護理工作流程解決方案。
10月11日消息,盡管比亞迪早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品牌,但直到剛剛過去的9月,它才正式超越上海汽車集團(簡稱上汽),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
10 月 10 日消息,Agility Robotics 公司去年宣布建造全球首家人形機器人工廠 ——“RoboFab”,以擴大其雙足機器人 Digit 的生產規模。
近日,在全球矚目的2024年英國Solar & Storage Live (SSL)展會上,寧德時代正式推出了其最新儲能產品——TENER Flex儲能電柜,以滿足英國及歐洲大規模工商業的需求。
近期,全球第三大電池供應商LG新能源公布了中長期戰略,旨在通過大力發展儲能等多元化業務,以減輕電動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帶來的沖擊,并設定了在未來五年內實現營收翻倍的宏偉目標。去年,該公司實現了33.75萬億韓元(約1769億元人民幣)的營收,據此推算,其2028年的營收目標將達到3538億元人民幣。
2024 年 7 月 2 日,中國——意法半導體推出了TSB952雙運算放大器 (運放)。新產品具有52MHz的增益帶寬,在36V電壓時,電源電流每通道僅為3.3mA,為注重功耗的設計帶來高性能。
10 月 10 日消息,意法半導體與高通公司旗下子公司高通技術國際有限公司宣布,雙方達成一項新的戰略協議,合作開發基于邊緣 AI 的下一代工業和消費物聯網解決方案。
(上海/2024年9月26日)—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期間,作為自動化行業知名廠商的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下”)舉行媒體交流會,會上發布了松下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的中國戰略和一系列重磅產品,表現出松下扎根中國自動化市場的信心與決心的同時,也向外界展現了豐碩的事業成果。
近期,英特爾面臨運營壓力,決定大幅下調明年的AI服務器芯片Gaudi3出貨目標,降幅高達三成以上。這一決定直接影響了多個合作廠商的訂單,供應鏈上出現緊張局勢。
9月29日消息,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提案研究報告(2024年)》顯示,2024年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排名中,華為、中興、小米位列中國前三。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寧德時代(300750.SZ)正尋求收購光伏組件及光伏電池片公司,目前正與光伏組件制造商一道新能源洽談收購。此前,和潤陽股份也曾傳出收購信息。
9 月 26 日消息,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控技術)官方公眾號于 9 月 23 日發布博文,結合 AI 和機器人兩大元素,推出了 Plantbot 機器人解決方案。
在中國工業自動化領域快速發展的浪潮中,WELLAUTO華茂歐特作為本土企業正以穩健的步伐迅速崛起。作為華茂歐特的創始人兼總經理,羅宏先生與他的團隊通過深耕工業自動化技術,秉持“做好的自動化產品”的初心,帶領公司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并贏得了行業內外的高度認可。
在工業相機的各個模塊中,晶體振蕩器(晶振)起到提供精確時鐘信號的作用,主要用來確保系統中的各個部分能夠同步運作,保證信號的穩定和正確處理。不同模塊對晶振的頻率、精度、溫度穩定性等參數有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