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中國機床展——智能制造技術交流盛會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代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技術深度融合、集成創新的廣泛應用,是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迭代交叉、轉型提升的重要交匯點,孕育著新一輪的技術和產業革命。
CME中國機床展為順應產業革新及時代發展,聚集了全華東頂尖的品牌企業集聚一堂,交流中國智能制造領域的長遠發展。“為強大中國制造而生”作為已經有3年成功辦展經驗的CME中國機床展的使命,已經很好地在展覽效果中體現出來,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制造業創新的重要推手,科技進步可以改善工人勞動環境和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這一點在CME中國機床上連年參展的優質企業身上就可以看出來,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新機床連年展出在CME中國機床展上:埃馬克、斗山、津上、西鐵城、北村、韓華、優技因特、亞崴、高鋒、榮田、鐵王、潭佳、墩豐、慶鴻、德川、大僑、創世紀、 德揚、珈瑪、克邁特、厚道、毅興、中隈等,這些行業極具口碑的優質的展商就是科技進步最好佐證。
我國制造業現階段的狀況是“大而不強、缺芯少智”。雖然在高鐵、水電、路橋、航空航天、超算等方面進展顯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工業基礎相對薄弱,高端裝備、關鍵元器件及零部件依賴進口,制造質量和實力與德國相比差距大。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與美國相比差距大,特別是在集成電路、高端軟件、智能傳感等方面的具體制造上欠缺自主核心技術,大量高端芯片、設計軟件、關鍵元器件與零部件等均需進口,始終受制于人,在高端電子裝備制造上,完全自主研發制造的核心能力較弱,缺乏引領和支撐我國智能制造未來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大潮澎湃,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抓住先機才能引領潮流,把握航向才能揚帆致遠。“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人才是創新的主體。這也是CME中國機床展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集中發揮人才優勢,在一年一屆的《智能制造與高端數控機床創新》高級研修班上,國內外行業人才齊聚在此,同濟大學兼職教授張明博士,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智能維護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白宮信息物理系統專家組顧問李杰博士,同濟大學現代制造技術研究所名譽所長張曙教授等等,從“智能化機床”聊到“自感知零停機機床系統的預測分析”,專業深刻而又高瞻遠矚的演講,人才的作用不就是做行業發展的指路人、專業知識的解惑人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這一點CME中國機床展做的很好。
CME中國機床展不敢說是業內第一,作為后起之秀,短短三屆,12天的展出時間,CME中國機床展已經成為華東地區最大最專業的機床展,展會立足長三角,服務全中國,面向全世界,為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微小貢獻,相信未來CME中國機床展會攜手展商觀眾繼續共助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