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實現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重大突破
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極高,在救治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及早確診,而常規確診急性心肌梗塞需40分鐘。1月8日從上海交大獲悉,被稱為“納米探測器”的多功能生物醫學工具———納米磁性微球,在交大微納科學技術研究院制備成功,有望將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確診時間大大縮短。
“納米探測器”的學名是“單分散高磁響應性納米磁性微球”。納米磁性微球早已在醫學領域得到了臨床應用,多用于病毒檢測。但因其含磁顆粒總量一直在35%以下,檢測靈敏度難以提高。“納米探測器”的特別之處在于,每個微球中含磁顆粒總量超過70%,在磁場作用下,大量的納米磁性微球可準確抓住被檢測對象,把它們“集中運輸”到指定地點,快速檢測出來。
上海交大古宏晨教授、徐宏博士領導的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納米材料對于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此次研制成功的“納米探測器”,實現了30年來含磁顆粒總量的突破性進展;其制備成功,也是功能納米材料可控制備技術的重大突破。這類微球表面還可根據應用需要,被包上一種特殊的殼,從而可以連接上特異性的生物分子,實現在臨床診斷、靶向藥物、細胞標記、核酸提取、蛋白分離與純化等方面的應用。
納米探測器有一雙火眼金睛,可廣泛應用在快速檢測肝炎、艾滋病、心肌梗塞等生物醫學領域,整個檢測時間縮短到僅需20分鐘左右即可得到準確的定量結果;對一些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檢測靈敏度提高了10到100倍;對處于潛伏期、用傳統檢測法會漏網的病毒,也能靈敏、及時地逮到;還可參與蘇丹紅、農藥殘留等食品安全的檢測。另外,它可替代昂貴的進口試劑,大大降低患者的醫療成本。
最近,這項科研成果的相關論文在國際核心期刊《美國化學學會雜志》上發表,該雜志是全世界化學及相關學科引用率第一的頂級雜志。
“納米探測器”的學名是“單分散高磁響應性納米磁性微球”。納米磁性微球早已在醫學領域得到了臨床應用,多用于病毒檢測。但因其含磁顆粒總量一直在35%以下,檢測靈敏度難以提高。“納米探測器”的特別之處在于,每個微球中含磁顆粒總量超過70%,在磁場作用下,大量的納米磁性微球可準確抓住被檢測對象,把它們“集中運輸”到指定地點,快速檢測出來。
上海交大古宏晨教授、徐宏博士領導的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納米材料對于醫學領域的應用研究。此次研制成功的“納米探測器”,實現了30年來含磁顆粒總量的突破性進展;其制備成功,也是功能納米材料可控制備技術的重大突破。這類微球表面還可根據應用需要,被包上一種特殊的殼,從而可以連接上特異性的生物分子,實現在臨床診斷、靶向藥物、細胞標記、核酸提取、蛋白分離與純化等方面的應用。
納米探測器有一雙火眼金睛,可廣泛應用在快速檢測肝炎、艾滋病、心肌梗塞等生物醫學領域,整個檢測時間縮短到僅需20分鐘左右即可得到準確的定量結果;對一些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檢測靈敏度提高了10到100倍;對處于潛伏期、用傳統檢測法會漏網的病毒,也能靈敏、及時地逮到;還可參與蘇丹紅、農藥殘留等食品安全的檢測。另外,它可替代昂貴的進口試劑,大大降低患者的醫療成本。
最近,這項科研成果的相關論文在國際核心期刊《美國化學學會雜志》上發表,該雜志是全世界化學及相關學科引用率第一的頂級雜志。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基于單片機的汽車組合電子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