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應用場景行動能力將成為未來消費級機器人市場發展的重要突破
在中國,消費級機器人市場經歷近兩年的孕育,目前逐漸走向細分領域,以教育、陪伴和娛樂為主。如何在恰當的應用場景充分發揮這種工業自動化行動能力,將成為未來消費級機器人市場發展的重要突破。
消費機器人走向細分領域場景應用將成重要突破口
在科技領域,人類最近20年當中所發生的進步較之前100年時間的發展更為明顯。尤其是近來兩年,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更是直接帶動了如機器人、無人車等科技產業實現了大跨越的進步。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機器人正在不斷嘗試走進人們的生活,尤以消費機器人更為人所熟悉。
在中國,消費級機器人市場經歷近兩年的孕育,目前逐漸走向細分領域,以教育、陪伴和娛樂為主。拓展產品功能、完善渠道搭建和提高消費群體認知程度將是這類廠商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
其中,伴隨著STEAM教育在國內的逐漸興起,可編程的模塊化機器人在教育領域的發展備受業內關注,例如樂高、優必選JIMU系列、Makeblock等,這也是目前在消費級機器人中,應用場景和目標人群相對明確的一類產品。
相比國內市場的火熱非凡,國外卻似乎冷靜得出奇,這是為何?美國的巨頭忙著做音箱,因為音箱載體覆蓋的主流人群才是真正的大市場;亞馬遜Echo也是17年才開始推出針對兒童的技能;兒童的細分市場不是不重要,而是優先級不高。
而在國內,創業團隊選擇家庭陪伴作為創業突破口,一方面是風口熱,一方面也是不得已。掃地機市場已成熟,智能音箱逐漸成為巨頭爭霸的地盤,純粹的教育機器人,又有樂高。看得上的領域進不去,進得去的領域門檻低……
那么,在消費級應用場景中如何為這些外形可愛、會說會走的“萌寵”們中找到一席之地,一直是困惑著業內各方的一個焦點問題。有業內人士分析道,行業有困局,必然有破局。破局之術,在于三點,極點化、移動化和IP化。
簡單地說,一個能讓消費者喜歡并愿意為之買單的機器人,不僅要具備強大的運算能力,能夠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深度自我學習,還要兼顧一定的實用性,正所謂‘君子動口不動手’,交互體驗上的進步,也是一個有效加分項,如果再完美一點,那就需要具備一定的情緒管理能力,實現情緒的準確解讀和表達。
對于當前消費機器人的發展情況,IDC中國高級分析師潘雪菲表示:“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消費級機器人成為其重要的硬件產品形式之一,并且相比其他產品具有更強的行動能力。
如果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在現實空間上打通工作環節,成為個體之間的行動連結,消費級機器人將產生更大的應用價值。“如何在恰當的應用場景充分發揮這種自動化行動能力,將成為未來消費級機器人市場發展的重要突破”,潘雪菲表示。另外在陪伴和娛樂領域,消費級機器人在環境感知能力、人機交互能力,以及運動控制能力上的實現程度,將成為未來市場推廣的重要前提條件。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