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產能過剩嚴重 電梯維保或迎來“春天”
自2014年開始,我國房地產進入調整下滑期,作為下游行業的電梯行業也受到較大影響。根據2014年全國電梯產銷量統計數據,增速放緩已成行業內達成的共識,而且這一趨勢將繼續延續下去。業內人士分析,2014年全國電梯產銷量增長幅度在10%左右,2015年這一數字將回落至5%左右,下滑明顯,創近年的最低增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電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今年我國電梯產能過剩,總產能將突破140萬臺,是全球市場需求總和的1.3倍。同時,隱患電梯數量多,今年8月份全國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中就發現存在隱患的電梯11.1萬臺。整個行業重心正由制造業向維保服務業轉變,未來中國電梯行業有可能會變成以維保業為主業、制造業為輔的一個行業。
目前我國電梯行業的總產量已經達到全球電梯總產量的65.7%,總產能突破140萬臺,是全球市場需求總和的1.3倍,2015年10多家小型企業退出整機制造行業。據預計2015年末將有6%-10%的整機企業退出電梯市場,8%左右的電梯企業被并購或倒閉。
電梯安全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四川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全國上報電梯事故共48起,死亡36人,萬臺死亡人數約為0.10,接近美國等發達國家安全水平。雖然萬臺死亡人數不高,但是每一起死亡事件都影響巨大。
電梯制造產能過剩,老舊電梯逐年增加的情況下,電梯維保行業發展如何呢?
據了解,目前,深圳電梯總量約13萬臺。自2005年以來,隨著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加,每年電梯增量近萬臺。從深圳市特種設備行業協會了解到,我市目前有正規電梯維保公司300多家,較10年前漲了2倍,這還不包括無證經營的維保單位。
整個電梯行業正由制造業向維保服務業轉變,因為隨著電梯的老齡化和使用數量的提升,加上人們對乘運質量要求的提高,維保的工作量將逐漸成為電梯行業發展重要的方向。再經過幾年發展,中國電梯行業非常有可能會變成以維保業為主、制造業為輔的一個行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一些小型的專業維保公司將越來越難分享市場蛋糕,以后的市場必將走向廠家、大型正規維保企業共同分享的格局。總的來說,在新梯市場會面臨挑戰,但在維保、更新改造市場會更好。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