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前瞻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必須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協同推進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有專家指出,發展開放型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十三五”對外開放有哪些戰略布局。下面請繼續關注展望“十三五”系列報道。優進優出促外貿轉型升級
建議提出,提高傳統優勢產品競爭力,鞏固出口市場份額,推動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壯大裝備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導產業。發展服務貿易。
有專家表示,中國的傳統優勢貿易和傳統競爭優勢非常重要,應當在鞏固“傳統制造業中心”和“傳統貿易大國”地位的同時,進行外貿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價值鏈。
“十三五”時期,中國將迎來從以工業制造業為主對外開放到以服務業為主對外開放的轉變過程,未來30年的開放重點是服務業的改革發展、對外開放及與國際接軌。目前,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等4個自貿試驗區正在探索服務業對外開放。
陸海內外聯動打造全面開放新格局
建議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實行市場化運作,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專家表示,通過開放型經濟走向全球經濟的中心是大勢所趨,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中國經濟的各方面將與“開放”緊密相連,全球資源會被“請進來”,到中國參與配置,而中國也將“走出去”參與全球資源配置。
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國際經濟秩序公正發展
建議提出,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專家認為,“十三五”時期,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更加復雜、更加深遠,國際環境將繼續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但是并沒有改變中國發展的趨勢,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凸顯。
建議提出,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要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
專家認為,“十三五”時期,中國對外開放將進入“全面開放、全面參與、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階段,進一步為中國經濟創造對外開放的“升級版”,推動國際治理體系建設,打造一個“成熟、負責任、有吸引力”的國家形象。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