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軟件:增速有所放緩 國產MES系統釀變
2014年上半年,我國工業軟件產業依靠本土的需求支撐和政策、技術的有效助推,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特別是國產軟件的市場份額實現了穩步提升。下半年,雖然面臨制造企業信息化投資趨緩的壓力,但隨著“微刺激”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以及兩化融合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新興領域的市場需求給管理軟件和機器人產業帶來快速發展的機遇。全年產業增速預計可維持在12%~14%之間。
國產軟件市場份額明顯提升
2013年中國主流PLM市場逆勢增長了12.8%,廣義PLM市場增長了13%。
2014年上半年,隨著“微刺激”政策的實施,制造業出現企穩回暖的態勢,兩化深度融合工作持續推進,帶動工業軟件產業整體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國產軟件市場份額明顯提升。從市場結構來看,一是主流PLM及廣義PLM軟件市場繼續保持穩步增長,這主要得益于來自航空航天行業、汽車行業、高科技行業和機械設備行業的需求支撐。根據CIMData的數據,2013年中國主流PLM市場逆勢增長了12.8%,廣義PLM市場增長了13%。
二是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化、自動化工控系統市場快速成長。2014年以來,為應對勞動力價格的上升,多地加快了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推廣力度,出臺了“機器換人”的專項計劃。
三是來自物流、餐飲、酒店、旅游等垂直行業的新需求帶動管理軟件市場新一輪快速增長。Gartner全球ERP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全球ERP軟件銷售額2013年總體增長了3.8%,用友以全球1%的份額榜上有名。Gartner特別指出,ERP、CRM、商務智能和分析是亞太區(不含日本)最大的軟件市場,而ERP是中國企業應用軟件營收的主要來源,并且中國本土的ERP廠商在競爭中表現得更為強勢。
上半年工業軟件產業快速發展,主要歸功于兩化融合推進過程中市場需求的加速釋放,以及技術和政策的有力助推。
一是市場需求方面,我國制造企業在競爭中更加重視質量控制和產品創新,由此帶來對工控系統和數字制造產品服務的需求。此外,企業也更重視借助信息技術提升管理效益,提高市場敏感度,為各種管理軟件帶來應用需求。一方面,企業開始主動尋求與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融合,由此帶來對大量信息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需求,帶動商務智能和分析市場的增長。由于移動社交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企業也開始關注信息化系統的移動性需求。另一方面,我國重點行業領域的信息化系統必須滿足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的要求,由此帶來新一輪的投資。
二是技術的快速發展形成有力助推。基于公有云的SaaS產品支持更靈活的交付、更高的性價比、更便捷的API集成,有力帶動工業軟件產業在細分市場領域的產品多樣化。移動計算技術的興起,促進了企業級軟件的社交化發展,帶來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而新的數據集成和挖掘技術使得處理、存儲、分析這類工業企業大數據成為可能,促進了商務智能和分析業務的增長。
三是良好的政策環境。國家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出臺了很多務實舉措,包括工信部《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2014年物聯網工作要點》、《工信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這些政策的實施,為工業軟件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調動了用戶企業的積極性。
我國兩化融合也還存在一些突出的挑戰,可能對工業軟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一是制造企業的信息化投資能力有限。總體看來,自2013年以來,我國制造業景氣程度一直在榮枯線的上線波動,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從結構上看,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其信息化建設投資的能力非常有限。國家投資主導的重點行業面臨經濟下行和結構調整的壓力,其信息化投資也將趨緩。
二是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新興智能自控領域的核心技術受限。高精度的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器等核心技術被少數國外公司壟斷,極大地約束了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總體成本,削弱了競爭力。
密切關注技術更替和制造業變化
當前技術的發展更替和制造業本身的演進節奏都非常快,市場、產品和技術三方面值得給予充分關注。
市場方面,工業互聯網和制造業服務化對工業軟件提出新需求。工業互聯網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和人機的連接,實現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的融合,對工業軟件提出很多新的需求。
一是工業軟件的用戶化需求。要實現人和機器的互聯,工業軟件必須提供更好的人機界面和交互方式,并能適應各種惡劣的工作環境。
二是基于行業知識和物理系統知識的大數據分析需求。要實現機器的智能化,必須要能夠理解機器產生的信息,這需要豐富的行業知識和物理系統專業知識作為支撐。
三是移動化需求。工業互聯網要安全可靠地實時連接不同位置的人員,企業工業軟件系統向移動化發展。
制造業服務化是當前重要的發展趨勢,從投入服務化的角度看,將產生更多部門間、企業間協同合作管理的新需求。從產出服務化的角度看,將產生更多對市場和客戶動態跟蹤和維護的需求,涉及高度定制的客戶關系管理和商務智能分析等方面。
產品方面,在云化和移動化趨勢下,企業應用軟件向平臺化和應用化兩級發展。在云計算和移動計算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工業軟件產品正加速呈現兩級發展的態勢。
一是面向企業的平臺化戰略,主要指以通用型產品切入市場,建立用戶基礎后發展本地服務生態體系,形成細分市場的解決方案。平臺化戰略是很有競爭力的產品策略,但是對企業的投資能力有較高要求。
二是SaaS模式的殺手級應用戰略,主要適合投資能力不足以支撐平臺化戰略的企業,在單一應用領域發力。
但是特別值得指出的是,不論是平臺化戰略還是SaaS應用戰略,都離不開云計算平臺的支撐。未來企業級公有云和混合云平臺中間件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凸顯,目前主要的國外企業已經加緊在這方面布局。
技術方面,數據驅動理念對技術創新提出新要求。工業制造業包含大量的數據,隨著數據驅動企業運營理念的深入,工業軟件產品對技術提出了新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如何識別并集成有價值的數據,包括對數據價值的評估、帶有動態反饋的數據集成篩選等。二是軟硬結合的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包括安全可靠地采集/傳輸/處理工業數據、緊密集成并可在現場部署的軟硬一體機、有針對性的工業數據挖掘和分析算法等。
產業發展水平有望穩步提升
下半年,我國工業軟件產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全年產業增速維持在12%~14%之間。
我們認為我國工業軟件產業將在2013年以及2014年上半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增速有所收緩,全年產業增速維持在12%~14%之間。其中,國產軟件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特別是CRM、HRM、SCM的SaaS產品有望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ERP和PLM等大型企業級軟件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但增速將有所收緩。
隨著重點行業兩化深度融合的推進,主體用戶的應用水平和應用深度有望系統性改善,供應商的交付和服務水平有望進一步提高,產業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工控自動化和機器人系統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時期,連帶促進MES系統的市場增長,我國相關企業正在醞釀產業化技術突破。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