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電力行業利潤漲七成 高調哭窮被指招數“妙”
昨天傍晚,國家統計局官網上掛出2012年全國工業企業的“大年報”。而在十天前,財政部還搶先曬出了國有企業去年的成績單。雖然國統局的年報不似后者那樣細節豐滿,但對照兩張“利潤表”,2012全年“明星行業”的表現仍可窺知一斑。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工業企業還是非工業企業,集中于傳統行業的“國字頭”收入囊中的利潤都出現了小幅下滑,但仍有幾個國資壟斷的行業逆勢賺得盆滿缽滿。
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當屬電力行業,增幅達到了69.1%。
“五度電”成最大贏家
電力在工業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利潤增幅的最大亮點,這樣的情景似乎已有多年未見。就在公眾已對“電力虧損”的現實逐漸麻木時,電力大亨們卻突然死灰復燃。
而且這把“重生”的火焰還足夠晃眼。記者統計發現,目前發布去年業績預告的12家上市火電企業中,有9家實現了利潤增長。其中,國投電力預計同比大增280%以上,由于公司收購了國投欽州61%股權,追溯調整后同比亦增加190%以上。
華電集團下屬火電資產運營平臺華電國際的業績增幅則更加夸張: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4.15億元,考慮到第四季度出讓寧發股權收益2.8億元,所以全年凈利潤至少也實現了6.95億元,這就比2011年的0.8億元至少增加了6.15億元,增幅達到769%。
中電投集團總經理陸啟洲在日前召開的公司年度工作會議上也表示,2012年利潤總額53.28億元,創下了該集團2002年組建以來最高利潤,資產負債率下降1.23個百分點。其中,火電從上年虧損36.42億元到盈利35.65億元,增利72.07億元。
除了“五度電”,其它發電公司同樣表現搶眼。在已經公布成績單的企業中,粵電力預計全年度凈利潤15.52億元至18.57億元,同比增幅也達到了驚人的336%至421%;九龍電力則預增285%。
會哭的電企有奶吃?
和這些率先曬年報的企業動輒好幾倍的利潤增長幅度相比,國家統計局針對全行業利潤增長近70%的統計還顯得相當溫柔。在經濟整體負重運行的大環境下,如此成績確實令人艷羨。但蹊蹺的是,就是這些逆勢大賺的主角電力企業,在去年上半年卻還能頻頻聽到來自它們的高調哭窮。
“每度電再漲5分,才可以保障發電企業微利經營。”去年4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國際煤炭大會上,華能集團公司總經濟師吳大衛對發改委拋出“再漲五分”的訴求。
耐人尋味的是,“再漲五分”的提法最盛行于2011年下半年,彼時五大電力齊齊攀上虧損面的巔峰,合計虧損達到驚人的181億元。但到了這一年11月末,發改委下發近幾年最嚴酷電煤限價令,并上調上網電價。
政令之下,就連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也表示,光上調上網電價一項,12月火電企業即能多收80個億。事實上,僅五大電力集團火電板塊的業務利潤應聲就環比增加了超過70億元。
這樣的結果似乎仍難令電力滿意。僅過了4個月,五大電力集團便再度宣布增虧。就在拋出“再漲五分”的提法之前幾天,財政部公告稱,五大電力1月同比增虧了18.3億元,其中火電虧損28.1億元,同比增虧2.52億元。
無疑這次唱窮又及時奏效。發改委于下半年兩度上調上網電價,再度用政策托起發電企業的利潤。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