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頁巖氣開發“虛火”當降
要說當今能源行業最大的熱門話題,一定是“頁巖氣”莫屬。
無論走到哪里,頁巖氣都是圈內人士必談的話題。一年下來,各種頁巖氣會議、論壇保守估計也有幾百場。
在三年前,頁巖氣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似乎是在一夜之間,頁巖氣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這與美國“頁巖氣革命”成功帶來的示范效應密不可分。得益于開發技術的突破,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美國頁巖氣產量翻了12倍,從占美國天然氣供給量的1%迅速上升至23%。
頁巖氣的成功商業化開發,使美國成為氣價最低的國家(歐亞氣價是其3倍以上),更讓美國能源自給率達到了不可思議的80%。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預計,到2017年美國會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到2035年美國將基本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從資源量來講,人們有絕對的理由相信:“頁巖氣革命”同樣會在中國上演。正因為如此,中國當下高漲的頁巖氣熱情也就不那么難以理解了。
可是,中國的頁巖氣開發真就那么熱,到底是“虛火”過旺,還是“實火”極盛?通過以下一些數據的對比,我們大概可以更接近事情的本質。
2011年,美國的頁巖氣產量為1800億立方米,占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34%;中國頁巖氣產量遠不成規模,僅有30口頁巖氣井有工業氣流,而《頁巖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中國頁巖氣產量到2015年有望達到65億立方米。
美國有數千家石油公司參與頁巖氣開發,累計鉆井數超過10萬口;中國目前實際參與頁巖氣開發的企業只有5家,截至2012年4月底,中國共計完鉆63口頁巖氣(油)井,其中石油公司61口,國土資源部2口。
美國一年投入頁巖氣鉆井壓裂的資金超過1000億美元;2011年,中國國家財政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投入不足1億元,石油企業的投入加起來也不到13億元,兩項加起來也只能占到中國全年油氣勘探開發投入的2.3%左右。
這就是中國目前真實的頁巖氣開發現狀。我們由此可以看清楚,中國現在的頁巖氣“火”,完完全全是“虛火”,也就是會議火、論壇火、炒作火。實際需要燒起來的“實火”,最多也就在星星之火的階段。
這樣的虛火,對頁巖氣產業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中國要想成功復制美國的“頁巖氣革命”,必須要降降“虛火”,燒燒“實火”。說到底,就是要少炒作、少開會、少發官樣文件,要有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投進去,這才是能夠促進頁巖氣產業大發展的關鍵之舉。
那么,怎么才能讓各路真金白銀投進頁巖氣領域呢?關鍵還在于理順體制、機制。當前,資本之所以還沒有大規模投向頁巖氣,原因就在于缺少真實可靠的收益保障機制,而頁巖氣勘探開發本身又是一個風險極高的行業。
比如,在現今的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引進民營、外資之后,下一步怎么辦?民營、外資成功開發出了頁巖氣,賣給誰?怎么賣?是需要自建運輸渠道,還是可以進入幾大石油巨頭的管網?是按照市場化定價,還是必須遵從國家制定的能源指導價?在政府指導價下頁巖氣的利潤又有多少?相關的稅費優惠政策有沒有?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影響著中國頁巖氣大規模開發的“實火”能不能燒起來。此前,財政部已下發2012年至2015年間給予頁巖氣開發0.4元/立方米的補貼。這邁出了可貴的一步。而要真正解決問題,還得推進能源市場和能源價格的市場化改革,讓各類資本在真實、透明的環境中去追求利潤。這是未來繞不開的一個坎兒。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