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CEO沈達理為重慶企業“走出去”建言
重慶,2012年9月24日—霍尼韋爾(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ON)全球高增長地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達理先生23日應邀出席了第七屆重慶市市場國際經濟顧問團年會,會并發表題為“海外綠地投資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為重慶企業“走出去”建言獻策。
作為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顧問,沈達理先生表示:“這是我第七次獲邀參加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年會。重慶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充滿活力的城市,近年來,在招商引資和對外投資上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作為全球領先的多元化制造企業,霍尼韋爾的運營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尤其是在包括中國在內的高增長地區,我們擁有極其豐富的市場和管理經驗。我們希望霍尼韋爾成功的國際化模式能對重慶對外投資起到借鑒作用,也期望攜手更多的重慶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高增長地區的廣闊天地。”
隨著中國經濟和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中國正在成為國際化的投資者,并著手實施“走出去”的戰略。自2006年起,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以28%的年復合增長率從180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11年的600億美元,是全球對外投資的主要力量之一。中國在資源、貿易和商業服務領域對外投資巨大,73%的對外直接投資集中于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而綠地投資則以投資者主動權高、為被投資國創造就業機會等優點而依然是針對新興地區主要的對外投資模式。
重慶近年來經濟增長快速,在吸引外資的同時,重慶也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和新興地區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包括重慶機電集團、輕紡集團、糧食集團在內的一些主要的重慶企業已在海外完成了一系列投資項目。然而,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遭遇了在管理和經營上的一系列挑戰。
沈達理先生認為,中國本土公司大都在國內享有品牌、成本、分銷渠道、高性價比以及對本土市場的熟悉與了解的競爭優勢。然而,隨著企業的海外擴張,這些優勢在陌生地區大多被削弱,而管理和經營方面的挑戰將變得更難克服,特別在建立國際化品牌,管理當地員工、融資及同政策和當地政府打交道方面的挑戰尤為嚴峻。為了保障投資,建立一整套“管理運營體系”和聘用世界級高水平經理人非常關鍵,幫助業務增長,做出正確的決策。
沈達理先生重點介紹了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所面臨的商業文化與慣例、對海外市場缺乏了解、融資、復雜的國內及海外審批程序等一系列挑戰,并給出相應的對策。在商業文化與慣例方面,霍尼韋爾創建了獨特的“做中國式的競爭者””這一重要市場本土化競爭的模式,“做中國式的競爭者”要求跨國企業管理者積極像中國本土公司學習在吸引人才、研發、營銷、客戶細分市場、渠道和供應鏈等領域的優點,學習中國企業的“創業精神”和拼搏精神,從而更好地應對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挑戰。
除倡議“做中國式的競爭者”以外,沈達理先生還提出了與當地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或合作開展業務、進行海外募資、使投資目標與國家宏觀趨勢相匹配、提升在當地的形象并保證與當地政策/規則的統一和執行等對策。沈達理先生建議“走出去”的企業需積極應對挑戰,努力消除障礙,加快融入到當地環境,把握發展機遇。
重慶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環境而成為霍尼韋爾在華投資發展的重要區域。今年5月,霍尼韋爾投資4500萬美元在兩江新區建成投產了其全球最大的摩擦材料生產基地,2007年霍尼韋爾(中國)全球工程服務中心在渝成立,2010和2011兩年均實現項目收入超5000萬元。此外,在長壽化工園區的二氧化碳檢測項目、重慶燃氣集團的節能改造項目、重慶國際機場、重慶地鐵一號線、重慶大劇院等重大建設項目中,都可以看到霍尼韋爾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關于霍尼韋爾
霍尼韋爾 (www.honeywell.com)是一家財富100強之一的多元化、高科技的先進制造企業,在全球,其業務涉及航空產品和服務,樓宇、家庭和工業控制技術,渦輪增壓器以及特性材料。霍尼韋爾在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當時,霍尼韋爾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經銷機構。目前,霍尼韋爾四大業務集團均已落戶中國,旗下所轄的所有業務部門的亞太總部也都已遷至中國,并在中國的20個城市設有多家分公司和合資企業。霍尼韋爾在中國的員工人數現約12000名。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霍尼韋爾網站www.honeywell.com.cn。
本報道或許包含在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21E項范圍內的“前瞻性聲明”。除歷史事實以外,以下聲明可被看作是前瞻性聲明,即關于我們或者我們的管理部門打算、期望、計劃、相信或者預期將會或者可能會在未來發生的行為、事件或者發展的聲明。此類聲明是我們的管理部門根據其經驗和對歷史趨勢、當前經濟情況、產業狀況、預期未來發展和他們所相信的其他因素的認知,做出特定的假定與估計。本報道所包含的前瞻性聲明同樣受到大量的材料風險和不確定性制約,包括但不限于能夠影響我們運作、市場、產品、服務和價格的經濟、競爭、政府和技術因素。該前瞻性聲明并不能確保未來業績和實際結果,發展和業務決策可能與該前瞻性聲明的設想不符。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