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西持續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近日,中國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德力西電氣研究院被列為浙江省電氣行業首家省級企業研究院,標志著該公司科技創新水平明顯提升。
科技興企
一直以來,德力西十分重視科技創新,不斷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產品成功應用于中國載人航天、中國探月、上海世博會等重大工程,走出了一條科技興企的創新發展之路。
德力西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得益于公司擁有一支業務過硬的技術隊伍,并形成科學規范、合理有效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德力西通過招聘、培訓、進修等渠道組成了一支老中青三結合的技術隊伍。他們中間既有來自原六大電氣生產基地的拔尖人才,也有國內一流高等院校畢業的行業新秀。這種“金字塔”式的人才結構,為德力西科研開發增添了活力。
與此同時,該公司不斷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有效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先后制定并實施《科技獎勵實施細則》,設立新產品開發獎、新產品效益提成獎、技術改造優秀獎、技術革新成果獎、專利申報獎等,激發了技術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從創業初期的生產制造轉向自主研發設計,德力西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為載體,使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得到了持續提高。
早在2000年4月,德力西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研究行業前瞻性重點課題為主,帶動公司的新產品研發。十年來,5名進站博士共完成了4個研究項目,發表論文10多篇,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1項,制定的兩項企業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這些研發成果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大加快了德力西轉型升級的步伐。
德力西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現有工作人員526人,其中專職技術開發人員169人。該中心下轄上海、杭州、溫州三大研發分部。上海分部以研究開發高、中壓電器原件及成套裝置為主;杭州分部以研究開發儀器儀表為主;溫州分部以研究開發低壓電器產品和電器邊緣產品為主,三大研發分部立足于提高德力西的核心競爭能力,圍繞公司戰略決策,積極跟蹤國內外先進技術,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近三年來,該中心共實施新產品研發計劃100多項,其中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D”產品20個系列、136個品種規格的研發。集團累計獲專利達301項;參加和主持制(修)訂44項國家及行業標準。集團旗下4家企業被列入“高新技術企業”。
持續創新
在高度重視自主研發的同時,德力西不斷拓寬技術開發載體,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和技術資源,與上海電科所、西安高壓電氣研究所、西安交大、河北工業大學、湖南工程學院等建立技術協作網。還聘請電氣領域著名專家、教授為高級技術顧問,組成專家委員會,為企業發展規劃的制訂、科技項目立項、技術攻關提供咨詢。2005年以來,德力西已有3個項目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些產學研相結合的重大成果,為德力西的科技創新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流的人才隊伍和完善的科研經費保障是技術創新的基石。德力西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3%~5%用于科研開發,近三年來,直接用于新產品開發的科技經費累計達3.6億元。公司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配置國內一流的開發加工及檢測設備,建成國內同行業一流的精密模具設計加工中心和檢測中心。檢測中心配有各類檢測設備、理化分析試驗設備及儀器,能進行各類電器可靠性試驗、動作特性試驗、無損檢測等多類試驗項目,具備了國家級檢測站的規模和水平。該中心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快速成型系統、試驗站、計算機輔助制造即CCSTC技術平臺,導入了人工智能系統,提高研發能力和水平。
據了解,企業研究院是浙江省自去年開始為落實《國家技術創新工程浙江省試點方案》確定的建設任務。德力西集團作為全國低壓電氣行業龍頭企業,在智能電氣研發上進行了多年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集團至今已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6項,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集團技術中心2006年被國家五部委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旗下5家企業相繼被列入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集團有限公司被列為浙江省創新型試點企業。
德力西電氣研究院于今年1月成立,其定位是采用自主研發、產學研合作、聯合開發、上下游技術聯盟等研發模式,對智能電網公用基礎模塊等前沿技術進行研發,對各類智能電氣產品的系統進行集成服務。未來,該研究院將緊密跟蹤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和發展的技術需求,積極研發以“智能化、可通信”為兩大主要技術特征的新一代智能電氣產品,實現電氣產品的智能化、模塊化和網絡通信化,有效實現傳統高、低壓電器產品的技術升級。
科技興企
一直以來,德力西十分重視科技創新,不斷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產品成功應用于中國載人航天、中國探月、上海世博會等重大工程,走出了一條科技興企的創新發展之路。
德力西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得益于公司擁有一支業務過硬的技術隊伍,并形成科學規范、合理有效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德力西通過招聘、培訓、進修等渠道組成了一支老中青三結合的技術隊伍。他們中間既有來自原六大電氣生產基地的拔尖人才,也有國內一流高等院校畢業的行業新秀。這種“金字塔”式的人才結構,為德力西科研開發增添了活力。
與此同時,該公司不斷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有效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先后制定并實施《科技獎勵實施細則》,設立新產品開發獎、新產品效益提成獎、技術改造優秀獎、技術革新成果獎、專利申報獎等,激發了技術人員創新的積極性。從創業初期的生產制造轉向自主研發設計,德力西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為載體,使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得到了持續提高。
早在2000年4月,德力西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研究行業前瞻性重點課題為主,帶動公司的新產品研發。十年來,5名進站博士共完成了4個研究項目,發表論文10多篇,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1項,制定的兩項企業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這些研發成果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大加快了德力西轉型升級的步伐。
德力西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現有工作人員526人,其中專職技術開發人員169人。該中心下轄上海、杭州、溫州三大研發分部。上海分部以研究開發高、中壓電器原件及成套裝置為主;杭州分部以研究開發儀器儀表為主;溫州分部以研究開發低壓電器產品和電器邊緣產品為主,三大研發分部立足于提高德力西的核心競爭能力,圍繞公司戰略決策,積極跟蹤國內外先進技術,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近三年來,該中心共實施新產品研發計劃100多項,其中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D”產品20個系列、136個品種規格的研發。集團累計獲專利達301項;參加和主持制(修)訂44項國家及行業標準。集團旗下4家企業被列入“高新技術企業”。
持續創新
在高度重視自主研發的同時,德力西不斷拓寬技術開發載體,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和技術資源,與上海電科所、西安高壓電氣研究所、西安交大、河北工業大學、湖南工程學院等建立技術協作網。還聘請電氣領域著名專家、教授為高級技術顧問,組成專家委員會,為企業發展規劃的制訂、科技項目立項、技術攻關提供咨詢。2005年以來,德力西已有3個項目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些產學研相結合的重大成果,為德力西的科技創新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流的人才隊伍和完善的科研經費保障是技術創新的基石。德力西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3%~5%用于科研開發,近三年來,直接用于新產品開發的科技經費累計達3.6億元。公司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配置國內一流的開發加工及檢測設備,建成國內同行業一流的精密模具設計加工中心和檢測中心。檢測中心配有各類檢測設備、理化分析試驗設備及儀器,能進行各類電器可靠性試驗、動作特性試驗、無損檢測等多類試驗項目,具備了國家級檢測站的規模和水平。該中心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快速成型系統、試驗站、計算機輔助制造即CCSTC技術平臺,導入了人工智能系統,提高研發能力和水平。
據了解,企業研究院是浙江省自去年開始為落實《國家技術創新工程浙江省試點方案》確定的建設任務。德力西集團作為全國低壓電氣行業龍頭企業,在智能電氣研發上進行了多年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集團至今已承擔國家火炬計劃項目6項,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集團技術中心2006年被國家五部委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旗下5家企業相繼被列入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集團有限公司被列為浙江省創新型試點企業。
德力西電氣研究院于今年1月成立,其定位是采用自主研發、產學研合作、聯合開發、上下游技術聯盟等研發模式,對智能電網公用基礎模塊等前沿技術進行研發,對各類智能電氣產品的系統進行集成服務。未來,該研究院將緊密跟蹤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和發展的技術需求,積極研發以“智能化、可通信”為兩大主要技術特征的新一代智能電氣產品,實現電氣產品的智能化、模塊化和網絡通信化,有效實現傳統高、低壓電器產品的技術升級。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