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柴機器集結重兵研發新品 攻堅低碳動力
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剛剛達到5000萬輛,人均汽車擁有量僅為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年耗油量已經接近全國成品油總量的60%。汽車的排放已成為氣候變化不可承受之重。而研究表明,新型動力技術可以大量削減碳排放,低碳汽車或許能為我們提供解決巨大市場需求與嚴峻能源環境約束之間矛盾的機會。
作為國內知名的發動機品牌,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國內燃機行業里樹立了自主品牌的大旗,在我國節能減排事業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并被中華環保聯合會授予“中國節能減排功勛企業”榮譽。
2009年底,玉柴機器發布了兩項前沿的低碳動力新技術,這兩項技術引領了低碳動力發展的新方向。12月21日,玉柴在玉柴工程研究院舉行了“可再生空氣混合動力技術功能實現”發布會,展示了玉柴和英國布魯奈爾(Brunel)大學合作的最新成果——目前世界上第一臺利用現有零部件技術實現可再生空氣混合動力功能的發動機——YC6A280-30發動機。
12月28日,廣西玉柴舉行了“低碳節能高效發動機裝車試運行”發布會,展示了玉柴與天津大學合作的成果結晶———YC6J350-40和YC4FA185-40兩款已實現兩級增壓的低碳節能高效發動機,其中YC6J350-40成功裝車試運行。值得注意的是,原來大巴車裝的發動機是8升,功率是350馬力;現在裝的是YC6J350-40的6.5升發動機同樣達到350馬力,但是每年可以達到減少向空氣排放二氧化碳5噸的效果。
5噸二氧化碳是什么概念?
據《全民節能減排手冊》的數據顯示:一棵樹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那么,用一臺玉柴低碳發動機,一年可以減少排放5000千克二氧化碳,相當于多種樹273棵。目前玉柴一年銷售發動機超過50萬臺,如果明年、甚至是后年都產銷低碳發動機,那么玉柴就為社會“多種樹”1.36億棵。
A、貫徹環保理念引領綠色發展
玉柴集團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秉承科學發展理念,堅持把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的規劃發展、生產經營和各項實際工作。面對機器制造行業嚴峻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秉承“綠色發展,和諧共贏”的企業核心理念和“用卓越和領先滿足公眾的動力需求”的企業使命,不斷改善企業管理,提高經營效率,堅持技術創新,不斷實現“做中國綠色動力引領者”的宏偉目標。
作為有責任感的企業,廣西玉柴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從2008年開始,玉柴集團每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作為中國內燃機行業的領軍企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特別是結合“綠色發展,和諧共贏”的企業核心理念,通過豐富的案例,較好地披露了企業在科學發展、保護環境、節約能源、以人為本、相關利益和社會公益等方面內容。
“在能源危機,環境惡化大背景下,一個企業如果不肩負起自身的責任,必將落伍而被淘汰。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之路,是玉柴近年來確立的核心發展戰略,是玉柴總結經驗教訓后主動選擇的發展道路?!睆V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說。玉柴將“綠色發展,和諧共贏”作為企業核心理念,并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其中,“綠色”便是玉柴的責任觀,即走綠色工業發展之路,以提供高性價比綠色動力和綠色機器為己任,展現健康、環保玉柴形象,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正是因為有了“綠色發展,和諧共贏”的企業核心理念作為指導,堅持走綠色工業發展之路,著眼未來可持續發展,使玉柴能夠在遇到全球金融危機、行業形勢嚴峻、市場競爭慘烈等紛紜復雜的環境之時,逆勢上揚。2009年,玉柴突破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累計實現發動機銷量突破67萬臺;實現銷售收入271.97億元,同比增長29.58%。2010年,玉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97.56億元,同比增長52.64%。
“綠色”理念在玉柴深入人心,節能減排宣傳有聲有色。
玉柴圍繞“推廣使用節能產品,促進擴大消費需求”主題,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站、OA辦公系統、櫥窗等宣傳陣地,將推廣高效照明產品、高效節能空調、高效節能電機等節能產品作為宣傳重點,引導職工科學消費、綠色消費,立足崗位,積極開展“五小”活動和合理化建議活動。把開展節能宣傳周活動與玉柴年度節能、降低成本目標結合起來,通過舉辦節能培訓、知識競賽、節能技術交流活動,普及節能知識。組織開展能源短缺宣傳體驗活動,提高員工的資源意識和節能意識,形成人人關注節能、參與節能的良好氛圍。鼓勵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和節能新技術運用,挖掘節能潛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從職工到家屬全員行動,玉柴持續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程,1300多戶家庭在2008年8月舉辦的“節能減排家庭行動”啟動儀式上鄭重簽名,玉柴被列入“玉林市節能減排家庭行動”試點單位。2009年3月,玉柴的饒英賢、郭詩娟、葉斌、朱其升、梁福權、譚林等職工被選為玉林市職工節能減排義務監督員,主要負責監督本單位節能減排工作。2009年5月,玉柴被授予“廣西節能減排創建活動示范社區”。
B、聚焦低碳動力貢獻節能減排
有這樣一組數據顯示,1994年以來,玉柴多缸柴油發動機銷量增加到7倍,而產品的微粒排放總量基本沒有增加;玉柴柴油發動機的最低燃油耗從1998年YC6105QC機的230g/kW·h下降到2007年YC6L機的197g/kW·h,下降幅度14%。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這顆“心臟”的健康程度決定了汽車的動力性能和尾氣排放狀況。為打造汽車綠色“心臟”,玉柴云集了科研人員近1200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人,國家級技術專家11人,博士34人,碩士210人,具備高級職稱184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跨國企業背景和實踐經驗豐富的研發隊伍。玉柴的低碳發動機生產立足廣西,布局全國,先后在福建、山東、浙江、四川、廣東、安徽、江蘇等地投資建立發動機及發動機再制造生產基地,其中廈門玉柴公司已建成投產。
科學技術是節能減排的不竭動力。玉柴始終堅持“生產一代、研發一代、謀劃一代”、“用卓越和領先滿足公眾的動力需求”,形成了發動機產品寬系列、多品種的格局。
多年來,玉柴堅持自主研發,挑戰進口動力,在綠色環保、低排放的發動機研發、生產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與國際水平同步。
玉柴投入巨資研制開發技術領先的環保節能發動機,先后研發成功YC6M、YC6L、YC6G、YC6A、YC6J、YC4G、YC4E、YC4D和YC4F九大系列環保發動機,排放全部達標國3,部分達標國4和國5,并率先大批量投放市場,此舉先于國家排放法規實施之前3~5年。2007年12月,玉柴獨立自主研發成功國內首臺YC6L-50國5電控柴油機,引領我國發動機行業向低排放的方向進軍。
采用新技術、新能源的發動機也是玉柴環保產品的一大亮點。2006年2月,玉柴成功投放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轎車用柴油機,填補國內轎車用柴油機空白。
2007年10月,玉柴成功研制出城市客車型混合動力,這是國內以ISG(單軸并聯式)技術進行城市客車動力總成開發的首個創新成果,在相同工況下節約油耗達20%以上,引領了下一代新型動力技術潮流。
2009年5月,玉柴與深圳一家雙燃料系統供應商共同合作開發的玉柴6A240雙燃料發動機順利完成第一階段工作,標志著玉柴從單一燃料發動機開發向雙燃料發動機開發走出了穩健的一步。
玉柴的氣體發動機在海南、廣東、山西等地批量投放、運行良好,前來洽談氣體發動機業務的客戶絡繹不絕,為打造綠色公交做出了積極貢獻。
2008北京奧運,“玉柴機器”也在這個時候與國際知名發動機品牌同臺競技,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在“綠色奧運”的三次招標中,玉柴國4發動機的中標率逐漸提升:18%、33%、100%,業內嘩然,并瞬間在北京刮起玉柴旋風。據統計,2008北京奧運期間,共有5000多臺配裝玉柴國3、國4綠色動力的奧運專用車輛,奔馳在激情澎湃的北京。同時,130多座玉柴品牌的垃圾轉運站在北京投入運行,為我國環保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外,名聲在外的玉柴品牌服務在奧運期間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玉柴“竭誠快速”的優秀服務被首汽授予“金牌服務”。
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從2008年9月開始,玉柴通過練內功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結合市場進行技術攻關,產品開發朝低價位、輕量化、節油型方向轉變,同時大力開發農機產品,開展大規模的降成本工程,為玉柴發展構筑了產品和市場的優勢。
2009年,玉柴推出了一系列發動機的領先適用技術和產品,如iEGR誖技術、16升YC6T船電用柴油機等,隨著國家對新型動力汽車產品補貼政策的出臺,玉柴的混合動力發動機、LNG發動機、CNG發動機受到了眾多汽車廠家以及大用戶的關注,并實現了批量配套,成功實現轉“?!睘椤皺C”。玉柴的發動機訂單持續走高,其中2月5萬多臺,3月份高達7萬多臺。
基于“創新服務模式、降低社會成本、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動力”的理念,玉柴把再制造作為清潔、環保、節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加強再制造研究,加大再制造產能建設,做中國再制造產業的開拓者和推廣者。
統計資料表明,新柴油機的材料及加工費占到柴油機的70%,再制造柴油機僅占到10%,能耗僅為新柴油機的20%,而再制造柴油機達到新機的性能,是柴油機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最佳模式。2006年,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啟動了發動機再制造項目,并成立發動機三廠。目前已形成了年整機拆解和發動機再制造1萬臺的能力,零件再制造1.5萬臺套的能力。2008年3月,公司喜獲國家首批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資格,加速推動玉柴發動機再制造工作。2008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準2008年第8批“國家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項目”資金支持項目,“玉柴再制造項目”喜獲中央預算內投資1000萬元的支持。2009年12月,玉柴與全球最大的再制造企業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的子公司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合資成立零部件再制造公司,在再制造可持續發展之路上,實現與國際接軌,躍上了新的發展臺階。
經濟發達的福建省石獅市公交公司這樣評價玉柴的發動機產品,“玉柴發動機油耗低、質量可靠、穩定性好。我們對2009年采購34臺配裝玉柴YC4G180-30發動機的新車油耗經濟性非常滿意,盡管公交客車在城市道路中頻繁起步及經常處于滿負荷承載,但平均百公里油耗仍能控制在20.5L?!?
C、堅持綠色制造還原純凈天空
綠色制造是人類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現代制造業的體現,影響著制造業未來發展方向。綠色制造的內涵包括綠色資源、綠色生產過程和綠色產品三項主要內容,以及產品成本制造過程、產品生產周期過程的控制。綠色制造內容包括三部分:用綠色材料、綠色能源、通過綠色的生產過程(綠色設計、綠色工藝技術、綠色生產設備、綠色包裝、綠色管理)生產出綠色產品。
作為現代大型制造企業,玉柴集團把綠色制造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實踐。玉柴集團大力開展節能技術改造,積極推廣節能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企業產品綜合能耗實現連續7年持續下降,有力推進了企業的科學發展。玉柴還設立了能源管理機構和專職能源管理崗位,建立了以職能部門、生產廠、生產車間(工段)為主的三級能源管理體系。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逐步深入、全面推進”的原則,從廠(部門)、車間、班組三方面系統地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為了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玉柴注重從源頭抓起,避免高能耗項目進入生產領域。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設計和建設中,玉柴嚴格遵守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在節能標準落實、工程設計、圖紙審查、施工監督、竣工驗收全過程中,玉柴也都有明確的措施和要求。
近兩年來,玉柴淘汰拆除了一批采光、通風設施耗電量大的廠房,投資7000多萬元建設新廠房,采用節能型建筑結構、材料、器具和產品,有效合理利用能源;淘汰80多臺套高耗能設備和一批落后電動機、空調機,并投資40萬元改造了2臺7噸熔鐵爐,投資8000多萬元從國內外引進了一批高效率、低能耗生產設備,節能效果顯著;全面改造供配電系統進行了全面改造,合理調整供配電結構,并增加無功自動補償裝置,大大降低了無功損耗。對于各個用能系統,玉柴也進行節能技術改造,使熱能利用率由50%提高到85%,照明節電率達到80%,使企業用水年回用量在3萬噸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79.8%,大大減少了水資源的消耗。
以16年前從巴西購買的福特6112柴油機生產自動線改造為例,我們就不得不佩服玉柴人對節能的重視程度。
這條生產線使用440V/60Hz變頻電源,轉頻效率只有60%~80%,是個不折不扣的“電老虎”,且故障率極高,產出效率低下。頑強的玉柴人用了13年的時間將它全面改造,推翻了老外認為中國企業需發展20年才能駕馭巴西生產線的預言,且實現了4、6缸機型轉換加工的共線生產,月均產量達到5000臺套以上。
2008年8月啟動440V/60HZ變頻電源改造工程,通過縝密的試驗分析,對機床傳動鏈中的主傳動齒輪、主傳動皮帶輪等主軸傳動組件增大外徑,從動傳動組件減小外徑的辦法來平衡傳動比,保障系統輸出的轉速下降變化問題;通過在機床個別小組控制單元增加變頻器的辦法平衡各控制單元……在機電修理人員及工藝人員的極力配合下,快速解決改造中每個突發技術疑難問題,歷時半個月時間成功改用380V/50Hz供電電源,使這條巴西生產線完全褪去了神秘的進口外衣,每年可節約100多萬元電能成本。
在玉柴,工人們還有很多節能減排的絕活,如“一澆準”、“一判準”、“一鉤準”等。以“一澆準”絕活為例,“一澆準”是將熔化的高溫鐵水一次澆入鑄型的澆口杯中,不允許灑出鑄型表面。這需要高超的技術,倒包、收包澆注技巧,同時更需要澆注工、澆注吊車工和點火工三人的團隊配合。
“一澆準”的實現,不但節約鐵水、減少披鋒、節約能源,同時也很好地保護了砂箱的結合面,延長砂箱的使用周期,成效巨大?,F在,“一澆準”的成功經驗很快被推廣到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鑄造廠所有熔化澆鑄崗位。根據初步測算,僅“一澆準”絕活的推廣,每生產1噸鑄件可節約鐵水20公斤,每年節約鐵水1400多噸,節約材料成本600多萬元。
在聳入云端的玉柴動力大廈,你會發現,原來設計三盞燈的燈位,卻只有兩盞燈在亮。難道是每個燈位都壞了一盞燈?不,這是降低辦公電費的有效措施,28層高的辦公大樓,省下的電費可就不小了。
在生活中,玉柴人節約能源的方法也讓我們眼前一亮。有一位員工說:“我家節能有四大利器,其一是使用帶獨立開關的插座,任意控制電器的使用;其二是水的重復利用,用桶和盆將洗臉、洗菜、洗衣服的水回收,用于拖地板、沖廁所,還可以澆花;其三是選用淺色系列的家具,增加室內自然光線的亮度,減少照明燈的使用,衣服穿淺顏色的,減少空調的使用;其四是響應國家號召,全部使用節能光燈,可省電75%呢?!?
未來,玉柴機器將繼續堅持以發動機的研發生產為核心,不斷突破,實現技術研發、產品性能和服務領域的持續提升,將玉柴集團打造成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最值得信賴的綠色動力提供者、動力領域享譽全球的民族品牌,引領低碳動力發展新方向。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