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否認“全球水電”上報過項目
針對外界對其陷入 “全球水電國際騙局”的質疑,ST梅雁日前發布公告稱,在當初設立合資公司時,三位獨立董事曾因“全球水電”資信不明而投反對票。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當初投“反對票”的三位獨董中,譚文暉還是廣鋼股份和宜華木業的獨董,而肖敏則是一位律師。兩位人士都不愿對此事發表意見,表示記者查看公告就可以了。
ST梅雁2010年4月份公布的年報中有這三位獨董反對的記錄,但2009年11月份與“全球水電”簽署協議時卻未公告。期間,大股東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減持。是否是公司故意隱瞞“反對意見”、放大利好而進行減持套現呢?記者與ST梅雁的證券部負責人胡蘇平聯系,并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
律師嚴義明表示,獨立董事的反對意見,董事會可以公布,也可以不公布,這要根據該公司的章程而定,因此并不能說ST梅雁信息披露不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6月17日)聯系到全球水電董事林國繁先生,他否認了之前的一些說法。
關于ST梅雁買過全球水電股票的事情,林國繁表示:“這可能是你們的誤解,我當時說他們可能會買我們的股票,這只是我的推測,一切都要看公告的。”
林國繁還對記者表示,目前美國全球水電公司已經把8000萬美元打到中國公司賬上,因此和梅雁的合作項目將會推進,“具體的就看公告吧,梅雁會出公告的。”
林國繁曾對記者說他們的項目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但記者致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后,相關人士卻稱根本沒有聽說過 “太空太陽能發電項目”,而發改委人士還稱“太空太陽能發電不靠譜”。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副所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太空太陽能是2050年后的事情,現在只能幻想。
太空太陽能技術
自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人類就從科學角度論證了“基于太空的太陽能”(簡稱SBSP)的可行性,而從太空軌道往地面發射微波的概念也證實是可行的。可是,能否把從太空上發射來的太陽能轉變成可以進入輸電網中的電能,則還沒有實例。
太空太陽能電廠所需的各種光能收集板、支架和中心發射器等,可先在地面建造,耗時大約兩年左右。把所有裝備送上低地軌道 (LEO)并安裝成第一顆SBSP衛星,大約需要進行40~60次發射。到達軌道后,所有的光電板會像雨傘那樣自動展開,再由機器人來裝配和集成。
據稱,在太空太陽能發電系統初步建成后,將采取微波和激光兩種方式共同進行傳輸,微波系統包括薄膜集光鏡,太陽能電池板、微波傳送天線等設備,長度有數公里,重量至少1萬噸。而激光系統至少需要在太空中設置100個,以形成陣列,總重達500噸,長度10公里。此外,在地面上還需要設置長度至少2公里的微波接收天線,而這些設備的建成至少需要幾百億美元。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當初投“反對票”的三位獨董中,譚文暉還是廣鋼股份和宜華木業的獨董,而肖敏則是一位律師。兩位人士都不愿對此事發表意見,表示記者查看公告就可以了。
ST梅雁2010年4月份公布的年報中有這三位獨董反對的記錄,但2009年11月份與“全球水電”簽署協議時卻未公告。期間,大股東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減持。是否是公司故意隱瞞“反對意見”、放大利好而進行減持套現呢?記者與ST梅雁的證券部負責人胡蘇平聯系,并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
律師嚴義明表示,獨立董事的反對意見,董事會可以公布,也可以不公布,這要根據該公司的章程而定,因此并不能說ST梅雁信息披露不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6月17日)聯系到全球水電董事林國繁先生,他否認了之前的一些說法。
關于ST梅雁買過全球水電股票的事情,林國繁表示:“這可能是你們的誤解,我當時說他們可能會買我們的股票,這只是我的推測,一切都要看公告的。”
林國繁還對記者表示,目前美國全球水電公司已經把8000萬美元打到中國公司賬上,因此和梅雁的合作項目將會推進,“具體的就看公告吧,梅雁會出公告的。”
林國繁曾對記者說他們的項目已經上報國家發改委,但記者致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后,相關人士卻稱根本沒有聽說過 “太空太陽能發電項目”,而發改委人士還稱“太空太陽能發電不靠譜”。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副所長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太空太陽能是2050年后的事情,現在只能幻想。
太空太陽能技術
自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人類就從科學角度論證了“基于太空的太陽能”(簡稱SBSP)的可行性,而從太空軌道往地面發射微波的概念也證實是可行的。可是,能否把從太空上發射來的太陽能轉變成可以進入輸電網中的電能,則還沒有實例。
太空太陽能電廠所需的各種光能收集板、支架和中心發射器等,可先在地面建造,耗時大約兩年左右。把所有裝備送上低地軌道 (LEO)并安裝成第一顆SBSP衛星,大約需要進行40~60次發射。到達軌道后,所有的光電板會像雨傘那樣自動展開,再由機器人來裝配和集成。
據稱,在太空太陽能發電系統初步建成后,將采取微波和激光兩種方式共同進行傳輸,微波系統包括薄膜集光鏡,太陽能電池板、微波傳送天線等設備,長度有數公里,重量至少1萬噸。而激光系統至少需要在太空中設置100個,以形成陣列,總重達500噸,長度10公里。此外,在地面上還需要設置長度至少2公里的微波接收天線,而這些設備的建成至少需要幾百億美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有色金屬鑄造業突破危機 迎來商機